194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份章程指出,档案和文件作为全世界共享的遗产和全人类一样具有同一性。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在年度全体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在人类漫长的 会活动中,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被记录下来,并发展成为“档案”。随着 会的发展,档案已经成为国家机构、 会组织或个人在 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以前,档案大多由纸张记录,称为纸质档案。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档案的呈现形式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纸质档案逐步向电子档案升级。对于企业而言,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的“数据库”。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传统模式下的电子档案管理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的档案管理、利用的需求,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亟待升级。
AI赋能全新智慧档案,线上线下全域推进
远光智慧档案从源头入手,将档案管理活动向前延伸至档案的形成阶段,确保归档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归档过程建立档案数据间的有机联系,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的自动汇聚归档,实现线上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显著提升了档案利用效率。
此外,还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物联 技术,结合票据交收设备、装盒设备、AGV机器人、智能密集架、智能档案盒等智能终端,实现实物档案从交收、装盒、归档全过程的无人自动化管理,并与线上电子档案对接匹配,强化一体化管理。
最后,再通过统一身份认证配合区块链、数字签名、数字水印、PDF固化等技术手段,全方位提升电子档案安全。通过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了档案数据自动聚类,可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精准化数字档案管理需求。基于AI+OCR+NLP等技术,构建出一站式档案利用服务平台,促进了档案向知识服务的转变,助力档案管理的智慧升级。

目前,远光智慧档案已在北京、浙江、广东、内蒙古等全国多个省份的3000多家单位成功应用,加速推动了企业内部流程整合和业务变革,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与质量,大量地节约了物力、人力、财力等资源,推进档案电子化、无纸化的落地。
档案管理的智慧化,是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考量。在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下,远光智慧档案充分运用新技术,不仅帮助企业从档案源头解决档案数据问题,通过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升档案管理流程效率。同时也推进了无纸化办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实,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 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远光软件自2015年开启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通过RPA与AI的技术融合,打造出百余款RPA机器人,通过物联 +AI的技术融合,打磨出数十款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财务、税务、供应链、人力资源、信息运维等多个领域。同时,通过“软硬结合”的形式,为电力、能源、化工、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大型集团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软硬一体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