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3小时,耗流量23GB”,“武汉一女子,一夜间用掉流量53.3GB”……
不少 友称,最近他们的流量消耗快得惊人。是手机的问题软件的问题是运营商的问题江晚 联合省质监局,对多品牌手机、多种 络信 源进行较严谨的流量试验,试图弄明白几个问题:
1、关闭“蜂窝数据”、“4G”、“WiFi”等开关,流量是否还会走动/p>
2、仅关闭其中某一项,流量表现如何/p>
3、手机有没有自带的、随时消耗流量却无法删除的软件/p>
4、同样的文字、图片、视频,在不同的手机中是否消耗流量也不同/p>
试验设备:流量检测,使用的是多制式无线通信上 流量监测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杰调试好三台该种设备,每一台对应一个通信制式。它能看到流量消耗。更重要的是,监测器没有安装任何其它软件,是一个100%“纯净”的系统。
试验一:“流量不清零”后运营商会不会“偷流量”/p>
实验二依然选择苹果和三星,但实验场地更换到了电梯内。因为信 关系,接收速度明显变长,结果是苹果手机显示为16.25 M,三星手机显示为16.17 M。
试验结论:相同 络下,不同系统耗流量不会差太多。
如何做好流量防盗/p>
“关闭蜂窝数据、4G和Wi-Fi,就关闭了 络的大门,手机是不会产生流量的;如果仅关闭4G一项,就等于给 络留了一扇门,还有3G或者2G流量在跑,依旧会消耗流量。”
高级工程师孙杰解释,流量消耗和“安卓”还是“iOS”关系不大,更重要的取决于手机和信 强弱。信 差可能会导致传输中的数据多次重发,流量增加。“很多手机安装了不少自带软件,也会消耗流量。
对于心疼流量的手机一族们,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
选择信 好的地方上 ,减少重发产生的流量开销;
下载文件时,尽量选择带有“断点续传”功能的软件进行下载,以免中途断线后需要全部重新下载;
不要安装不正规软件,一旦带有恶意插件,“被偷走的流量”就真的无处可寻了。

相关资源:基于java的GUI图形化界面的汽车油耗软件-Java代码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