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作业

第三章思考题

1.简述软件过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三者之间的概念区别。
(1)软件过程是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一系列有序的软件生产活动的流程。
(2)软件生存周期 又称为软件生命期,生存期。是指从形成开发软件概念起,所开发的软件使用以后,直到失去使用价值消亡为止的整个过程。
一般来说,整个生存周期包括计划(定义)、开发、运行(维护)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又划分为若干阶段。
(3)软件过程模型(或者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现一个过程,一般使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软件开发的复杂过程。主要根据软件的类型、规模,特别是软件的开发方法、开发环境等多种因素确立过程模型。

2.软件过程就是软件开发过程么什么/strong>
不是。
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开发的开发生命周期,其各个阶段实现了软件的需求定义与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交付和维护。
软件过程是在开发与构建系统时应遵循的步骤,是软件开发的路线图。

3.请选择两个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对它们进行比较。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软件过程模型,现在它仍然是软件工程中应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其过程是接收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作为输人,然后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并将该项活动的工作结果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同时,在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活动之前需要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前面,甚至更前面的活动。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这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也称为渐增模型,是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以一系列的增量方式开发系统。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增量方式包括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增量开发是指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开发部分工作软件;增量提交是指在项目开发周期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以增量方式向用户提交工作软件和文档。

4.瀑布模型和其他常见模型有什么关联和区别/strong>
增量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对一些阶段进行整体开发,如分析与设计阶段,对另一些阶段进行增量开发,如编码和测试阶段。前面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按瀑布模型进行整体开发,后面的编码与测试阶段按增量方式开发。
螺旋模型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的迭代开发模型

5.根据你当前所在的团队项目,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软件过程模型什么/strong>
原型模型,利用原型法技术尽可能快地构造一个实际系统的简化模型。
原型模型特点:
(1)能够快速实现系统初步模型
(2)便于开发人员和用户交流,明确需求
(3)通过逐步求精使原型逐步完善
(4)符合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活动
(5)适用于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项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