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下许多厂商对硬件抱持不以为然之态,但我们必须承认硬件创新对推进软件定义技术的发展有着厚积薄发的力量。
请看下面这个选择题,你会选择哪个答案呢
对于虚拟数据中心来说:
A. 存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B. 存储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C. 存储既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D. 以上均不是
这是一个问题陷阱——因为所有答案都有选择的道理。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制约性能的瓶颈是多面的。存储厂商和 络厂商经常互相埋汰对方。然而当运行虚拟机CPU满转且内存占有率几乎达到100%时,存储和 络两者又将矛头一致指向了服务器。
对于这种“以上答案均是”的情形,用户当前采用的基础架构,正在运行的上层应用,以及对性能的期望值,都将影响数据中心的性能判定。然而,相比那些明明已悄然挥别性能巅峰时期的存储阵列、应用服务器、 络交换机,人们却更倾向于苛责是硬件问题才导致性能体验的不快。
无论对错如何,各路厂商的确成功诱导我们相信这一点:全都是硬件的错。硬件被打压到金字塔的最底层。
不幸的是,软件定义技术却是基于这种观点一路发展而来。软件布局被抬高至解决问题的第一关键。对于系统展现的高性能高灵活度的用户体验,人们一方面全然不顾硬件在底层如何苦逼劳作做着贡献,另一方面却欢欣推举软件登上荣誉宝座享受风光无限。
诚然,硬件也不屈服,与软件争夺第一把交椅的斗争确实也由来已久。那么,是否人为干预去取消其中一个——好吧,某种取消——情况会好点呢/p>
支持软件的一方常常宣称:软件架起了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桥梁,既简化操作,还节约成本,且减低了对硬件的依赖度。对于这些,我只想说:好吧,也罢。
对于软件定义技术的夸大还有一个观点:定义一个新的软件层任何问题定能迎刃而解。当然,定义软件层可简化用户界面,甚至免除部分繁复的配置操作而不会影响到底层存储相关。可是,即使再巧妙的顶层设计,依然得时而与底层通信,因此,底层硬件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取消的。
不知你是否发现,纵观全部有关软件定义技术的论文体系,有这样一种事实趋势被肯定:硬件将继续向前发展,且响应更快,存储容量更大,性能更好。这更加坚信了我的看法:包括存储在内的硬件绝不会消失或重要性降低。
试想一下,如果Intel没有以超摩尔定律集成速度的构想推出多核CPU,或者 络并未实现从1Gbps到10Gbps到25Gbps到40Gbps的飞跃,那么今天的虚拟服务器将不复存在。同样地,如果闪存容量未在几年前爆炸式增长,且诞生出各种以前从未想象过的规格形状,那么实现软件定义存储将会是遥遥无期的事了。
为何VMware将闪存重新回归服务器,转向大力研发加载虚拟SAN的存储整列呢认为这是因为要实现软件定义存储阵列的最佳性能,优质的存储硬件是绝对关键。当前VMware在与其他硬件供应商的合作下,正试图将它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EVO:RAIL一体机进行进一步市场推广。
然而,目前多数软件定义存储产品依然局限于数量及其有限的节点、不可观的存储容量以及性能展现。但随着存储硬件的发展,前景将是美好的。
相关资源:管道壁厚计算软件_管道壁厚计算软件-制造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