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挤评价为什么需要严谨?

在2016年第11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郭继孚院长分享了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排名、以及多种交通指数差异的思考,引起了行业内的极大反响和反思,并在2016年12月15日澎湃新闻的市政厅文章《不靠谱的交通大数据乱象》中进行了详细陈述。这里基于自多年来开展上海市中心城道路交通状况年 等交通分析评估工作的经验做些交流,分享和探讨交通拥堵评价中的指标那些事。

一、指标体系是大数据与行业应用结合的关键所在

交通出行是涉及 会民生、城市效率的高频活动,受到从管理部门、学者到百姓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多源大数据的出现、以及IT技术的日益成熟,多个城市相继推出了针对城市特点的交通指数评估交通运行情况,而争议最大的则来自由某互联 企业推出的城市拥堵排名,争议的核心点就在于该指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

作为从业人员角度来看,城市拥堵评价是这样合理吗/p>

二、为什么评价拥堵需要严谨/strong>

实际上在交通运行评估中,拥堵的定义是很专业的工作。对于一个路段来说拥堵判别比较简单,我们都知道就是车速低于一定数值可以视为拥堵。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城市的庞大路 时,情况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根据美国最大的交通运输研究机构德克萨斯交通研究所TTI(TexasA&M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提出,衡量路 拥堵程度主要分为三个维度——绝对程度(severity)、空间范围(extent )和持续时间(duration)。

图5 2009年上海快速路拥堵时长及同比情况

表1  2009年上海快速路拥堵时长及同比情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8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