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一)

了解人工智能向何处去,首先要知道人工智能从何处来。

这张图片是会议之后半个世纪2006年拍摄的当年主要参会者的合影,最左边的是特伦查德摩尔,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曾在IBM的沃森研究中心工作。

左数第二位是约翰麦卡锡,他是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人,1971年图灵奖得主,Lisp语言创始人。

中间的是马文闵斯基,知名的认知科学家,曾在1951年建立了第一个神经 络,模拟了40个神经元。

右数第二位是奥利弗赛弗里奇,被称为“机器感知之父”。

最右侧的是雷所罗门诺夫,经验概率理论的发明人。

人工智能充满未知的探索道路曲折起伏。如何描述人工智能自1956年以来60余年的发展历程,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相继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1958年: McCarthy开发了Lisp,这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受欢迎且最受青睐的编程语言。

1959年:塞缪尔在谈到编程计算机以比编写程序的人更好地进行国际象棋游戏时创造了“机器学习”一词。

1968年:计算机科学教授Terry
Winograd创建了早期自然语言计算机程序SHRDLU。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二)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完结篇)

创作不易,点赞加个关注吧!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一)
参考资料:
人工智能历史:
https://www.jianshu.com/p/0fed5efab3e5
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大事记: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651515/article/details/95965675
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http://www.cac.gov.cn/2019-02/16/c_1124122584.htm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21269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