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软件开发模型和软件测试模型

1.软件开发模型

  • 概念:(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 :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法、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各种不同技能的人员参与工作、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以及允许采用不同的软件工具和不同的软件工程环境。

1.1.边做边改型

许多产品都是使用”边做边改”模型来开发的。在这种模型中,既没有规格说明,也没有经过设计,,直到用户满意为止。这是一种类似作坊的开发方式,对于小程序来说还算合适,但这种方法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主要在于:

  • 缺少规划和设计环节,软件的结构随着不断的修改越来越糟,导致无法继续修改
  • 忽略需求环节,给软件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

1.3.增量模型

又称演化模型。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增量模型。整个产品被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开发人员逐个构件地交付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软件开发可以较好地适应变化,客户可以不断地看到所开发的软件,从而降低开发风险。但是,增量模型也存在以下:

  • 由于各个构件是逐渐并入已有的软件体系结构中的,所以加入构件必须不破坏已构造好的系统部分,这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 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大大优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模型,从而使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注意:

  • 在使用增量模型时,。
  • 1.6.喷泉模型

    也称面向对象的生存期模型或OO模型,喷泉模型与传统的结构化生存期比较,,生存期的各个阶段可以相互重叠和多次反复,而且在项目的整个生存期中还可以嵌入子生存期。就像水喷上去又可以落下来,可以落在中间,也可以落在最底部。

    2.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一样,都遵循软件工程原理,遵循管理学原理 。测试专家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测试模型。这些模型将测试活动进行了抽象,,是测试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2.1.V模型

    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

    • V模型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未在需求阶段就进入测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