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目录标题
-
-
-
- 缺陷标题
- 缺陷概述
- 缺陷的影响
- 环境配置
- 前置条件
- 缺陷重现步骤
- 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
- 变通方案
- 根原因分析
- 附件
-
-
缺陷 告本身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缺陷被修复的速度以及开发工程师的效率,同时还会影响测试工程师的信用、测试与开发人员协作的有效性。
你可能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软件企业通常都有缺陷管理系统,比如典型的ALM (以前的Quality Center)、JIRA、Bugilla、 BugFree和Mantis等。当使用这类系统递交缺陷时,会自动生成模板,你只要按照其中的必填字段提供缺陷的详细信息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你不用想应该提供些什么信息,系统会引|导你提供相关的信息。但是,你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要填写这些字段,这些字段都起什么作用,以及每个字段的内容具体应该怎么填写吗br> 你必须牢牢记住的是,好的缺陷 告绝对不是大量信息的堆叠,而是以高效的方式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
缺陷标题
缺陷标题通常是别人最先看到的部分,是对缺陷的概括性描述,通常采用“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模式。
- 首先,对“什么问题”的描述不仅要做到清晰简洁,最关键是要足够具体,切忌不能采用过于笼统的描述。描述”什么问题”的同时还必须清楚地表述发生问题时的上下文,也就是问题出现的场景。
- 其次,标题应该尽可能描述问题的本质,避免只停留在问题表面
- 最后,缺陷的标题不宜过长,对缺陷更详细的描述应该放在‘缺陷概述’里
缺陷概述
缺陷概述通常会提供更多概括性的缺陷本质与现象的描述,是缺陷标题的细化。
缺陷的影响
缺陷影响决定了缺陷的优先级( Priority )和严重程度( Severity ),开发经理会以此为依据来决定修复该缺陷的优先级;而产品经理会以此为依据来衡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要等该缺陷被修复后才能发布产品。
环境配置
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是指测试步骤开始前系统应该处在的状态,其目的是减少缺陷重现步骤的描述。合理地使用前置条件可以在描述缺陷重现步骤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使其更有针对性。
比如,某个业务操作需要先登录,那么不必详细描述登录的步骤细节,可“前置条件:用户已登录”的描述方式。
缺陷重现步骤
是最核心的部分,目的:用简洁的语言向开发工程师展现缺陷重现的具体操作步骤
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
可见,严重程度是缺陷本身的属性,通常确定后就不再变化,而优先级是缺陷的工程属性,会随着项目进度、解决缺陷的成本等因素而变动。那么,缺陷的优先级和严重程度又有什么关系呢br> 1.缺陷越严重,优先级就越高;
2.缺陷影响的范围越大,优先级也会越高;
3.有些缺陷虽然从用户影响角度来说不算严重,但是会妨碍测试或者是自动化测试的执行,这类缺陷属于典型的严重程度低,但是优先级高;
4.有些缺陷虽然严重程度比较高,但是考虑到修复成本以及技术难度,也会出现优先级较低的情况。
变通方案
根原因分析
可以做好根原因分析的测试工程师,通常都具有开发背景,或者至少有较好的代码阅读以及代码调试的能力。
所以做为测试工程师,你很有必要去深入学习1门高级语言,这将帮助你体系化地建立起编程思想和方法,这样在之后的工作中,无论你是面对开发的代码,还是自动化测试代码和脚本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附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