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与效率与健康

前阵子有同学向我推荐AutoHotkey,主要是使用它来定义热键,减少双手离开键盘的时间,我用了一段时间感觉非常不错,借此谈谈工具与效率与健康。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麻烦,这里提供一个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exe,对了,AutoHotkey是针对windows的,只能在windows下用),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slUJ721 密码:unfp。可以将它设置为开机自启动。

当我们重度使用电脑办公时,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可以超过10小时,如果使用键盘的习惯不好,每一次不良习惯以及多余的操作乘以10小时,再乘以365天,就会被放大到非常明显的地步,进而影响手部健康。在这之前,我了解到一位师兄,有段时间他经常手腕疼,原因是鼠标使用过多,我一个月前也被手腕疼折磨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和那位师兄一样。后面正好看到王垠的人体工学这篇文章,我开始思考健康问题。

当电脑成为我们的主要工具时,就需要去思考如何降低它带来的坏影响。我觉得可以做的是尽可能减少不心要的操作。比如我打字使用五笔,它的重码率非常低,极大的减少了选择的可能性,基本无需按“+”到下一页去找字,一般遇到的重码,很大的可能是在第二位,搜狗五笔有个可以选择第二个重码的快捷键“;”,也就是小拇指所有位置,这样,打字基本就不需要将手指离开到很远的地方。比如查找快捷键“ctrl+F”,一般人是用小拇指按住ctrl键,食指按住F键,找不准位置还需要用眼睛看,而我直接用手掌上小拇指根部压住ctrl键,再用食指按住F键,这样手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提高了效率同时减轻了小拇指的压力。

再者大家都有使用两个屏幕的习惯,但是我发现这样或许不是个好习惯,长期使用两个屏幕会让脖子处于一个不合理的角度,时间长了也许会出问题,而且很多时间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一个屏幕的空间。

那么如何掌握“度”呢具软件有千千万,快捷键成千上万,需要掌握哪些握度的要点是,要有察觉意识,当发现一件事情总是在被重复做时,就应该思考是否有高效的做法,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去寻找高效的方法,这如同做程序优化(其实所有的优化都如此),应该首先优化那些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的模块,这种思考映射到生活中就是捡重要的事做。

我时常在想,研究这些花招式有没有,决定一件事的完成度的关键点肯定不在花招式上,比如在数学上能有够深刻掌握原理,写推到过程,证明,不会取决于写公式的姿势和快慢,再比如用某一程序语言实现某一算法,需要的是理解算法,合理利用语言特性,高效实现,最后结果的好坏不取决于打字的姿势和快慢。那么,花招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是从“健康”的角度去考虑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