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分析与设计
我们都知道,测试方案设计阶段,就是将设计需求进行细化分解,变成若干个可执行的测试过程。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被测对象,以及每个阶段所要进行的测试类型(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等)的不同,进而采用不同的测试策略去设计。
因此,在划分归类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测试方案,供大家参考:
对于测试方案执行来说,在执行前,我们首先要根据项目的测试情况,来搭建测试环境。并在测试中,尽量模拟用户的实际环境来进行搭建,这样可以使得到的数据更接近用户的真实结果。
其次,根据不同阶段,我们在执行前,也应对方案做针对性的调整。比如,性能测试在执行前,需要进行测试数据准备;再比如,系统测试在执行前,需要进行预测试。一般情况下,如果需要进行预测试的,还必须达到预测试的标准指标:90%全部通过。
另外,在执行时,应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如果项目时间紧凑,也可以按照用例的优先级进行测试。
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每个缺陷(截图、错误日志的消息等)。在每天的工作日 中,我们不仅要将问题反馈在日 中,还需要实时把缺陷记录到缺陷管理工具中,便于后期进行跟踪、管理。
最后,等开发修复缺陷后,我们还要进行回归测试。
测试评估 告
在做测试评估 告时,我们要根据缺陷的记录,将缺陷的分布、密度以及发展趋势加以分析与评估,并着重分析软件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引发缺陷的根本原因。这样便于后期协助开发人员修改,也可以为软件产品的质量,提供更为真实的数据依据。
下面是一份我们常用的缺陷 告分析表:
写在最后
在测试方案全部制定并执行完毕后,我们除了要整理出测试 告之外,还需要将测试中所涉及的所有文档、数据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加以检查。例如:
对测试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例如,测试用例是否全部执行;检查测试是否有遗漏;
检查有没有未解决的问题。对项目存在的缺陷逐个进行分析,了解对项目质量影响的程度,从而决定整个测试过程是否可以告一段落;
检查测试 告是否达到产品质量已定义的标准,是否符合测试结束的标准以及对测试产出的风险记录进行评估,最终将测试 告定稿。
另外,在测试结束后,我们最好可以通过对项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流程、技术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源,将相关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分享到项目组中,避免后续工作中产生类似的错误。
这些资料,对于做【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凡事要趁早,特别是技术行业,一定要提升技术功底。
软件测试技术交流群: 902061117 同行大牛交流学习解惑!
如果我的博客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博客内容,请 “点赞” “评论” “收藏” 一键三连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