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开源 ”关注我们
如图所示, 在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双重作用下,IT产业中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率的最佳点有可能趋向于无边界,从而市场会表现出“一边倒”、“冒尖儿”的特征,市场均衡的结果会向某一产品或技术集中,集中的结果是市场结构不断地向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转变。
2. 产权保护和标准竞争下技术型垄断的形成
与传统垄断企业靠行政支持、并吞竞争对手等外生力量成为行业的“巨无霸”不同, 络经济 会 络企业(如微软)的垄断基本上是靠“自增长模式”且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因而是内生型垄断。企业的垄断是建立在自身的产品优势、高效的经营管理、累积的学习效应及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等的基础之上的,是在市场竞争中遵循“达尔文生存法则”优胜劣汰的结果。
5.1.2 IT产业竞争的新特征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
“赢者近乎通吃”是竞争的重要动力。
标准竞争是竞争的主要方式。
锁定用户是竞争的重要策略。
联盟和兼容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5.2
—
竞争行为和策略选择
由于IT产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运行的经济规律以及影响 络产业运行结果的因素与传统产业的不同,某些在传统产业中盛行的策略性行为如串谋、限制性定价等在 络产业中却缺乏适宜生存的土壤,或至少可以说不如在传统产业中那么行之有效。根据信息经济的特征及运行规律,探讨适合IT产业特征的策略性行为。
5.2.1 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与主流化策略
产品主流化策略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使产品成为主流产品,而能否成功成为主流产品取决于产品市场份额的大小,所以尽力扩张市场份额成为产品主流化策略的直接目标。在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张过程中,临界点至关重要,一旦产品的用户数量超过临界点以后,不需要借助外力,市场份额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自行扩张,既有用户基数的 络效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效用激励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这种正向反馈机制的作用会一直持续到获得最大均衡用户份额为止。临界点可以说是产品主流化策略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正反馈机制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以及“赢家通吃”和“输家通盘”现象说明了 络经济中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一个企业产品的主流化往往是以牺牲另一个企业产品的主流化为代价的,换言之,某个企业产品主流化的进程恰恰是其他企业产品非主流化的进程。因此, 络产品主流化的非定价策略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促进自己的市场份额尽快尽早达到临界点的策略和抑制及延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达到临界点的策略。
1.加快产品市场份额扩张速度及使其尽早达到临界点的策略
a.率先推出产品,做市场的导航者。
b.选择性开放,充分利用开放的 络效应扩大用户规模。
c. 树立消费领袖,克服消费选择中的惰性障碍。
d.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临界点所需的用户规模。
2. 抑制及延迟竞争对手产品市场份额达到临界点的策略
5.2.2 用户基数的稳定与锁定策略
市场份额的扩张虽然是产品主流化的直接目标和衡量指标,但仅仅有这种量的指标扩张,产品主流化的地位未必能够持久,产品主流化地位持续时间的长短还得取决于扩张的市场份额是否稳定。由于市场竞争是动态的变化的,产品供应商会出现暂时的市场份额减少是正常的,但不能减少到临界点的用户基数以下。临界点的用户基数是正反馈机制良性循环的低线,真正主流化成功的 络企业在后续的竞争中必须能够保住其产品的用户基础,确保这部分扩张的市场份额是高稳定性的。锁定是维持 络企业用户基数稳定的有效策略。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锁定感到头痛的不仅仅是顾客,市场后进入者也很痛恶锁定,锁定增加了其产品或技术进入市场的难度,他们总是力图打破锁定。 络经济时代市场份额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稳住市场份额或避免已有的市场份额被其他企业所抢占, 络企业纷纷采取锁定策略。
一切都在 Google 发布 Chrome 浏览器的时候改变了。在Chrome 发布(2008 年 9 月)的前几个月, IE 占有超过 60%。而在 StatCounter 的 2019 年 1 月 告里,Chrome 占有超过 70的份额%。
Chrome 被认为是“战略性开放”的一个典范,Chrome 是开源的。它是基于 Chromium 的,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这个内核,甚至是参与贡献代码。也有一些人基于 Chromium 开发了自己的浏览器:新晋者有 Brave,老牌的有 Opera,甚至是微软的新 Edge 也是基于 Chromium。
同时, 谷歌在互联 组件标准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突出的是万维 Web 联盟(W3C)。可以想象的是,像谷歌这样主导着 Web 浏览器市场的实体正在有意进一步推动互联 机制的整合和标准化,从而在技术上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
谷歌开放了很多大型的产品,并从这种“开放性”举措中获益良多:一方面,获得了来自广大开发者 区的贡献,另一方面,产品得到了广泛的采用。Android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其实 Chrome 也是,其他的还有 Kubernetes 和 TensorFlow。
参考资料
卡萝塔·佩蕾丝.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 2007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2007
王广凤. 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的竞争–基于系统软件市场的研究,2008
郭宇飚. 知识经济中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和生产方式–基于开放源代码软件现象的研究, 2004
王玲,董振伟,吴永清. 开源软件商业模式结构化分析,2018
鄢显俊. 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2010
信通院.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2016
陶爱萍. 络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 2009.
http://ocselected.org/posts/paper_or_book_reading/thinking_of_open_source_innovation_economic/
https://msd.misuland.com/pd/3691885065085650670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report/future-open-source/
https://www.gnu.org/philosophy/categories.html
https://www.gnu.org/philosophy/free-software-for-freedom.zh-cn.html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59467
https://www.3wcoffee.com/qfnews/detaild=2365
http://mini.eastday.com/a/190213150603957-4.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111/21/16295112_872512062.shtml
https://m.huxiu.com/article/305943.html
http://www.wowotech.net/tech_discuss/Unix%E7%9A%84%E5%8E%86%E5%8F%B2.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NIX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702640
https://linux.cn/article-6783-1.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BSD
http://kuanghy.github.io/2015/06/07/os-history
http://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121321723219.html
https://riehle.org/computer-science/research/2007/computer-2007-article.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A5%E6%8A%B1%E3%80%81%E6%89%A9%E5%B1%95%E5%86%8D%E6%B6%88%E7%81%AD
https://xueqiu.com/5215025851/118877584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0527.html
https://linux.cn/article-10714-1.html
(可上下滑动翻阅)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四)
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的开源软件演进剖析(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