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中已经介绍过了,要想绘制出正确的逻辑图,就要掌握绘制逻辑图的三元素,三元素中的第一位是“要素”。从本篇开始用4个篇幅介绍表达要素的属性。
不论从事软件工程上的那个岗位,“粒度、分层”都是挂在嘴头上的常用语,它是说明对象“尺寸、位置”的重要属性。与别人交流时(不论采用语言、文字或是图形的方式),首先要确保双方对交流题目的认知是处在同一粒度、同一层面上进行的,否则就会发生“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拿捏好粒度和分层关系,是表达逻辑的重要方法。
属性1:粒度与分层,它是对要素大小的属性描述。
1. 粒度与分层的概念
在上一篇中讲到了研究对象是由若干的要素构成的,如将研究对象图1“企业业务(a)”拆分后出现了要素(b),如果以其中的“财务要素”为对象再度进行拆分后,就会出现更下一层的要素(c),如此反复可以进行若干次,如何表达这个“对象-要素-对象”循环出现的现象呢就需要引入表达要素粗细的概念,将表达要素粗细的尺度称之为“粒度”。
图2 粒度与分层的概念
图中标出了对象“财务”中的3个要素的粒度关系,即:财务、财务-成本、成本-合同,显然它们由粗到细的包含关系是:财务>成本>合同,这就是所谓的“粒度”不同。
【例1】
再举一个广义的例子来扩展一下思维,将下面的12个单词(要素)绘制到一张图中:军事领域、经济领域、装甲车、大使馆、广交会、外交领域、陆军、教育领域、商务部、学校、考试、一等秘书。
这些单词看上去杂乱无章,它们具有不同的类型、粒度,无法直接绘制成图形。采用粒度、分层的方法,对它们的梳理可以分为三步
1)步骤1:首先从分类的角度将这些要素进行归类,归集出4个大分类,这4个分类名称同时也是各分类中粒度最大的要素,即:军事领域、外交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
2)步骤2:根据与各领域名称的关系,将其余要素归集各个分类的下面
A.1军事领域:陆军、装甲车
B.1外交领域:大使馆、一等秘书
C.1教育领域:学校、考试
D.1经济领域:商务部、交易会
3)步骤3:对同一分类的要素按照粒度放置在不同的层上
比如:在同一分类“军事”中,按照粒度可以分出三层,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军事>陆军>装甲车,用层的方式来表达时就形成了:第1层=A.1军事、第2层=A.2陆军、第3层=A.3装甲车,
绘制的图形如下所示。
图4 要素粒度与业务流程的分级关系
□一级流程:由大粒度的要素(如:系统级)构成;
□二级流程:一级流程中的要素“采购(系统)”,是由若干中粒度要素(如:模块级)构成的,中粒度要素构成了二级流程;
□三级流程:二级流程中的要素“签约(模块)”,是由若干小粒度要素(如:功能级)构成的,小粒度要素构成了三级流程;
■ 扩展说明
粒度和分层,不仅仅用在绘制逻辑图上,在用文字、语言表达时同样需要有粒度和分层的概念,比如:
□ 你选取研究对象的粒度要合适,粒度过大,看不清对象的内容;粒度过小,细枝末节被放大影响了你对主线的关注。
□ 你在讲话时要有层次感,要用语言将问题一层一层的剥开,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外到里,逐渐地展开。
详细的内容说明请参见《大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一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