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很久了,心血来潮写个经验贴,由于今年线上复试,与往年形式差异很大,而且题目难易程度差异很大,抽到什么题全看运气,所以不太想写复试的经验贴,如果有小伙伴想看的话可以留言~
1 关于我
1.1 上岸院校
中山大学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专硕
1.2 成绩
初试排名11,总分排名2.
初试成绩:
总分 | 381 |
---|---|
数学 | 114 |
408 | 118 |
英语 | 83 |
政治 | 66 |
1.3 我的基础
本校本专业
科目 | 基础 |
---|---|
高数 | 没好好学,考前突击考了80+ |
线代 | 学的时候感觉挺简单的,但是基本都忘了 |
政治 | 从小就严重偏科,每次考试都倒数 |
英语 | 高考135,四级裸考550,六级裸考530 |
408 | 基础还行,但是我这人记性不好,4本书,5个月,对我来说压力挺大的 |
1.4 考研复习时间分配
2~7月:
2月份开始了解考研相关信息,2~7月主要在背单词,看了一部分王道计组和张宇18讲
7月~10月:
7月13日正式开始复习,平均每天学习6个小时,时间主要花在数学和408上。到8月5日,看完了《张宇18讲》及4本王道,单词过了至少3遍,政治和线代没看。后边主要在刷题,660和1800都刷了1遍,但是里边的错题都写在了错题集上,反复看了很多遍,对我帮助很大!
10月~12月:
开始重视英语、政治和线代,平均每天至少10小时。但数学和408依然占据主要的时间,到最后也没做完英语真题,背了一周作文就上了,线代也是没怎么看,结果考试时两道大题都没有做完,其中一道还是张宇的原题啊!政治就不用说了,录取的人里边排倒数吧,呵。。最后一个月真的很忙,因为政治对我来说太难了,而我到最后才发现数学从18年开始变得很难,也到最后才发现我408模拟题很多都做不出来,导致我焦虑得内分泌失调,险些毁容。。
下图为具体的时间统计图,单位为(小时:分钟)。
对各套模拟题的感受:张宇的《八套卷》完全不符合真题风格;《超越卷》系列比真题难不少;《森哥三套卷》《共创卷》《汤家凤八套卷》《6+2》的风格比较类似真题,且难度适中,这四个比较推荐。个人觉得《森哥三套卷》出的很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