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响应时间(RT):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 络传输时间+应用延迟时间(软件性能测试关心)。
QPS:全名 Queries Per Second,意思是“每秒查询率”,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响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简单的说,QPS = req/sec = 请求数/秒。它代表的是服务器的机器的性能最大吞吐能力。 TPS :即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的缩写,每秒处理的事务数目。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
TPS 的过程包括:客户端请求服务端、服务端内部处理、服务端返回客户端。
Qps 基本类似于 Tps,但是不同的是,对于一个页面的一次访问,形成一个 Tps;但一次页面请求,可能产生多次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对这些请求,就可计入“Qps”之中。
例如,访问一个 Index 页面会请求服务器 3 次,包括一次 html,一次 css,一次 js,那么访问这一个页面就会产生一个“T”,产生三个“Q”。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2、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对于无并发的应用系统而言,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比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对于单用户的系统,响应时间(或者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可以很好地度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并发系统,通常需要用吞吐量作为性能指标。
3、吞吐率:?吞吐量/传输时间,即单位时间内 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客户请求数量,它是衡量 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吞吐率用“字节数/秒”来衡量,当然,也可以用“请求数/秒”和“页面数/秒”来衡量;
4、并发用户数:是指系统可以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数量。与吞吐量相比,并发用户数是一个更直观但也更笼统的性能指标。
5、资源利用率:反映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资源平均被占用的情况。常见的资源有: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 络I/O。
6、PV:?访问量即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是衡量一个 站的重要指标。细分的话,有独立访问者数量、重复访问者数量、单独页面访问数量、用户停留时间等类型.
7、??Thinking Time:思考时间,在性能测试中,模拟用户的真实操作场景,用户操作的事务与事务之间是有一定间隔的,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并发测试(有交叉业务场景)时,业务场景比率更符合真实业务场景。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291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