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RP形成的第一个阶段:物料需求计划MRP
要了解ERP的概念,从ERP形成过程将会有更深刻的体会。ERP首先起源于制造业生产管理,ERP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物料需求计划(MR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首先解释一下“物料”的概念,ERP中所说的物料,是指企业中为了生产所用到的一切实物,包括:原材料、毛坯、零件、部件、成品、辅助材料、工具、量检具等。
MRP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由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列基博士(Dr. Joseph A. Orlicky)提出,他提出的MRP原理基于“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
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是指:当某个物件的需求与其它物件的需求无联系时,该物件的需求即称作独立需求。如成品、做破坏性试验的零件、维修用件等。独立需求物件的需要量来自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
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是指:当某个物件的需求相关于或派生于其它物件的需求时,称之为相关需求。如半成品、用于装配的外购件等。其需要量可由独立需求物件的需要量推算出来。
正是基于上述概念,奥列基博士认为:当独立需求已知时,完全可以用公式化、程序化的方式将相关需求推算出来。适逢IBM的360计算机已经发展到可用于企业和商业环境,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在IBM 360机上产生了第一个制造业生产管理软件:MRP,即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原理可见下图,计算分三个步骤进行:
1. 毛需要量计算:根据产品计划(又称主生产计划,即独立需求计划),按照产品结构分解产生各级物件(部件、零件直至毛坯与原材料)的需要量,分解计算时要用到各个物件的基本数据,特别是提前期数据。这时计算的需要量称为毛需要量。
2. 净需要量计算:在毛需要量的基础上,扣除库存现有量,对自制件需进一步扣除在制量,对外购件需进一步扣除已订货预计要交货的量,从而得到每种物件的净需要量。
3. 订货计算:对净需要量按照规定的批量规则(固定批量、直接批量、还是固定周期批量)计算批量大小,分成不同的批次,产生订货建议,即物料需求计划的结果。这里,订货可理解为:外购件对供应商的订货,自制件为对车间的订货。
图2 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逻辑流程
3
ERP形成的第三个阶段:制造资源计划
闭环物料需求计划的产生使一些管理专家认为有了很好的管理系统,值得大力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案例,总结失败的原因,得出如下经验:MRP的失败
-
从来不是由于硬件
-
很少是由于软件
-
主要是由于人。
1975年,人们已经认识到,MRP成功的前提是:
-
一个有效的整体化系统
-
一个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大纲
-
系统可以赖以工作的精确的数据。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由于其英文字头也是MRP,为了和物料需求计划相区别,称之为第二代的MRP,缩写为MRPII。MRPII系统中不仅以生产计划为核心,而且考虑了制造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源:物料、资金、生产能力等,它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纳入系统中,并强调了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因此:
制造资源计划(MRPII)是在MRP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合制造企业的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把MRP对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推算扩展到生产能力及生产成本,基本上覆盖了企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它是用于制造业的一种体现现代化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管理者)机(计算机系统)应用系统。
图4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构成示意图
按照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的定义:企业资源计划(ERP)是面向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它计划与集成了整个企业范围内从接收客户订单到为之制造、发运和结算所需的各种资源。ERP系统与典型的MRPII系统的区别在于技术条件,如:图形用户接口、关系式数据库、第4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工具、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开放式系统的可移植性等。
ERP系统的特点是:
-
MRPII仍是ERP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制造资源,而是整个企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市场资源和供应资源。
-
ERP特别强调对企业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效地进行管理,并将其上升到对价值链的控制。
-
ERP打破了MRPII只局限于传统制造业的格局,其功能范围已延伸到其它各行各业。
-
ERP集成了工作流管理、企业建模等工具,强有力地支持了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ERP吸收了众多的先进管理思想(如: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和IT技术,增强了自己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
从根本上说,ERP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种管理工具。但是,ERP更强调信息的集成,更强调对信息流的管理以促进和加强对企业其它流程(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等)的管理。
总之,ERP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工具,工具的好坏,关键在实施和应用。
5
国内引进和应用ERP系统的历史与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 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德国的INTEPS,沈阳鼓风机厂引进美国的COPICS。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北京第一机床厂与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引进I-Manufacturer,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开发了国产MRPII软件CAPMS。
20世纪90年代初 SSA的BPCS、QAD的MFG/PRO、 Forth Shift的MSS等进入中国,一些国产软件开始诞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 SAP的R/3、JDE的OneWorld、BAAN 的BaanIV、Oracle应用产品等纷纷进入中国。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一些财务软件厂商开始进入ERP领域,国产ERP软件逐渐成熟。
21世纪以来,ERP系统在国内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已逐渐普及,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也开始应用ERP,ERP应用和理念开始向非制造行业推广。
下面两个表格给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引进的一部分ERP软件和国内自行开发的部分ERP软件。
以下的图示展示了ERP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一些ERP软件的功能与变化。
图6 COPICS系统
图8 20世纪90年代的SAP R/3
图10 2008年前后的SAP 商务套件
图12 Oracle扩展的供应链计划
图15 Baan公司的BAAN IV(已被Infor兼并)
图17 SSA ERPLN(已被Infor兼并)
图19 用友ERP-U8制造业解决方案
图21 神州数码ERP
图19 – 图21是国内ERP软件相对较早的情形,近些年来由于这些软件功能的增多,一般不再用流程图形式表达ERP软件系统概况,而是用功能模块堆积方式说明,读者可查看这些软件厂商 站的说明。
6
ERP的发展
在21世纪的头10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ERP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
融合其它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如
-
优化生产技术(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和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s) 的应用;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思想的融合。
-
-
运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改善ERP的系统功能和用户界面
-
用户界面的变化,如窗口技术、图形技术,及基于HTML技术的应用;
-
开发运行环境的变化,如使用三层Client/Server 、 Browser/Server结构;
-
使用一些新的开发工具,如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组件和软构件技术的应用;
-
人工智能(AI)技术、如商务智能(BI:Business Intelligence)系统的引入,向决策支持系统(DSS)发展。
-
-
按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 扩展更多的管理功能,如
-
高级计划和调度系统(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
电子商务(e-C:electronic-Commerce, e-B:electronic-Business);
-
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
-
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
-
-
实施方法的改进
-
近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ERP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具体表现如下:
-
ERP在实施应用中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在其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从制造业向各行各业推广,为了适应各个行业的特点,ERP厂商纷纷推出了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或行业ERP软件包。例如用友的ERP将行业分类为:工业、建筑、零售、金融、能源、汽车、医疗、政务、烟草、餐饮等。
-
ERP与CRM、SCM集成度更高,与CAD、CAE、CAM等软件也出现集成趋势。许多软件厂商提供了集成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ERP软件的操作更加方便,可视化程度更强。而一些新技术的涌现和发展,ERP系统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应用,如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处理使得ERP对客户的服务更精准,制造过程的薄弱环节更清晰,财务数据的流向及问题更明确。云计算则使得ERP的应用、实施与服务更加方便与快捷,目前大多数ERP软件都推出了自己的云平台和云服务软件。而人工智能在物流和车间生产中的应用也使得一些ERP软件开发了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和智慧车间管理系统。
-
经过多年的竞争与淘汰,一些小规模的ERP软件被兼并或消失,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功能越来越强,目前国外ERP系统仅剩SAP、ORACLE、INFOR与微软ERP等几家,而国内较好的ERP也仅剩用友、金蝶等少数几家。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ERP软件有不少变化,但其基本逻辑与理念没有改变,ERP仍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软件
曾担任全国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计算机应用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CIMS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和沈阳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从1989年起为美国APICS协会会员。
关于云和奥创
云和奥创是云和系下属一家专业的信息服务产品提供商,Oracle认证的技术合作伙伴(OPN成员)。公司的愿景是依托专业的技术、灵活的策略、迅捷的服务致力于成为先进企业的信息技术助力。公司正式成立于2008年3月,专注于提供基于Oracle应用产品、数据库及中间件产品的专业技术服务业务。云和奥创打造了技术为导向核心技术团队,目前技术类人员占总员工数80%,其中拥有多位具有十年以上行业经验的资深技术专家,在Oracle EBS,Weblogic中间件等技术领域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技术积淀。经过长期的市场耕耘,云和奥创已成长为国内主要的本地Oracle EBS产品实施咨询服务商之一,服务客户覆盖了金融保险业、通讯业、政府行业、装备制造业、快速消费品业等多个行业。
了解云和奥创ERP服务,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拨打7×24技术支持热线:86-10-84440060
服务咨询marketing@enmotech.com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32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