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数据库的基础,熟练增删查改语句,掌握连接查询的操作技巧,
Linux常见的命令,文件处理类的,日志类的相关命令
接口测试模块,掌握HTTP协议、抓包工具、jmeter、postman工具的使用
python脚本代码,编写基本的测试脚本
项目实战
自动化测试,有限使用接口化测试,其次是APP自动化、最后是WEB端的自动化
性能测试,掌握基本概念和服务端的指标,压测的脚本
一、计算机基础
-
修改屏幕分辨率
在桌面右击——选择屏幕分辨率(显示设置)——修改屏幕分辨率 -
显示桌面图标
右击桌面——个性化——更改桌面图标——选择显示的图标就行 -
查看文件和文件夹属性
右击文件夹——属性 -
扩展名
打开“我的电脑”——“查看”——取消“文件扩展名”的对勾
二、数据库
(1)创建库
- 启动数据库:
- 连接数据库:
- 显示所有数据库:
- 显示这个数据库下的所有表:
- 创建一个库
如: - 创建一个带有编码的库:
- 使用数据库:
- 查看数据库:
- 查看当前正在操作的库:
- 删除一个库:
(2)创建表
1.创建表
2 查看数据库表
3 查看表的结构
4 删除一张表
5 给表中继续添加一列
6 修改列的类型(长度、约束)
7 修改列名
8 删除表的列
9 修改表名
三、LINUX
http协议工作原理
特点:简单快速、灵活、无状态、无连接
它工作在C/S架构之上
比如: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 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接口测试
-
协议的基本内容,包括:通信原理、三次握手、常用的协议类型、 文构成、数据传输方式、常见的状态码、URL构成等;
-
目的:测试接口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原理:模拟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文,服务器接收请求 文后对相应的 文做处理并向客户端返回应答,客户端接收应答的过程;
-
是基于协议进行测试的,属于黑盒测试,测试思路是:通过输入、输出 判断被测系统或对象的逻辑
-
主要用于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以及系统间的相互逻辑依赖关系等。
-
接口一般分为两种:1.程序内部的接口 2.系统对外的接口
-
Postman环境搭建
(安装应用版)默认安装即可
接口测试质量评估标准:
a) 业务功能覆盖是否完整
b) 业务规则覆盖是否完整
c) 参数验证是否达到要求(边界、业务规则)
d) 接口异常场景覆盖是否完整
e) 接口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f) 代码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g) 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h) 安全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http状态码:
1、开头的都表示这个请求发送成功,最常见的就是200,就代表这个请求是ok的,服务器也返回了。
2、开头的代表重定向,最常见的是302,把这个请求重定向到别的地方了。
3、 400代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有语法错误,401代表访问的页面没有授权,403表示没有权限访问这个页面,404代表没有这个页面。
4、开头的代表服务器有异常,500代表服务器内部异常,504代表服务器端超时,没返回结果。
五、python脚本代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