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造笔记——规约(Specifications)

一、为什么要写规约/h2>

        1.没规约,没法写程序;即使写出来,也不知道对错。

        2.程序与客户端之间达成的一致。

        3.Spec给“供需双方”都确定了责任,在调用的时候双方都要遵守。

        精确的规约,有助于区分责任。客户端无需阅读调用函数的代码,只需理解spec即可。规约可以隔离“变化”,无需通知客户端,同时可以提高代码效率。他扮演了类似防火墙的作用:                        

        下面是add的spec的例子:

        

二、规约结构(Specification Structure)

        前置条件:对客户端的约束,在使用方法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后置条件:对开发者的约束,方法结束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契约:如果前置条件满足了,后置条件必须满足。前置条件不满足,则方法可做任何事情。

        在java中,静态类型声明是一种规约,可据此进行静态类型检查static checking。方法前的注释也是一种规约,但需人工判定其是否满足。

        例:

        

        在spec中,有几条约定:

  • 除非在后置条件里声明过,否则方法内部不应该改变输入参数。
  • 尽量不设计 mutating的spec,否则就容易引发bugs。
  • 除非spec必须如此,否则不应修改输入参数

三、规约的强弱

        一个规约比另一个规约更强,那么他的前置条件更弱,后置条件更强(两者满足其一即可)。这是就可以使用强规约的方法代替弱规约的方法。

        前置规约更弱,后置规约无变化:

        

        前置规约更弱,但是后置规约也更弱了,两者不能进行比较:

        ???????

        越强的规约,意味着implementor的自由度和责任越重,而client的责任越轻。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50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