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这个行业无疑的是有快乐的,但这篇文章里,我们先不关注他,而是要来看看那些让人痛苦的地方。
有时候想想,人作为一种生物还是挺有意思的。
快乐的东西快乐过了,也就忘了,记的牢的的反倒是些让人不快乐的东西。
- 第一重:垃圾代码
佛家总讲成住坏空,软件亦莫能外。
唯一有点特别的是,软件“住”的阶段短,“坏”的阶段来的快。
要想软件保持不“腐败”,其实要花的精力远比想的多,这导致在商业利益比较强势的世界里,大多时候有的只是“能用就行”的软件,而不是“好”的软件。
“能用就行”的软件里,大多时候到处都是垃圾代码。
如果说超过 不改不行,改了不知道对错,一旦错了很可能被抱怨。这就是垃圾代码带来的痛苦。
软件行业已经存在超过
开源的世界要好很多,只可惜很多时候开源和饭碗的关联有点艰难。
- 第二重:莫名其妙的加班
很多日程是把程序员的工作时间作为变量的。
简单来讲就是,要完成的工作是不确定的,但日程是确定的。
这样一来,软件开发人员必须加班。
但关键是一个人每天能写的既定质量水平的代码大概就那么多,一旦逼急了,只能放水,少想多做,进而贡献更多的垃圾代码。
因此说,这类加班很莫名其妙:目的可能是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但实际上垃圾代码一出,大多时候是适得其反。
可以 项目越复杂,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第三重:需求变化下的无用功
没什么比,费了很大力气完成一项功能,结果收到的反馈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这个功能不需要了”更让人泄气了。
需求变化是正常的,迭代也是正常的,可无用功太多一定是不正常的。
但软件这个行业中,这事似乎没法根绝。
这也许根本就不是个技术问题,或者说不只是技术问题。
人有偏好,偏好在变化。世界有走势,走势在变化。这些都会传导到软件里来,进而使无用功成为一种宿命。
- 第四重:选择太多
在很多工程领域里,确定性的东西比较多。但软件开发里恰恰相反,确定性较少,选择太多。
这也许是好事,但有的时候确实也让人痛苦。
假设说,我们要从头开发一款软件,那么至少要做这些选择:
- 用什么语言好像很简单,但如果真要很理智的去分析和选择,其实很难,用什么框架新技术,可能支持不到位,也可能很快被淘汰;选老技术,可能会有些已知的限制。
- 是买还是自己造的话省时间,但一旦出问题,很可能导致项目卡壳。自己造的话,有可能时间上来不及。
- … …
每次面临这类问题时,都让人感觉,世界很大,自己不过是一只小小鸟。
其实选择让人难受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知识与未知世界间的矛盾,但软件的世界真的很大,一个人要想了解所有事情完全不可能。
所以痛苦的选择题就总在那里,不管你爱或不爱。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31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