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复习
-
UML体系的三个部分:UML基本构造快、UML公共机制、UML规则
-
UML中的事物:结构事物、分组、注释、行为
-
缺乏灵活性:瀑布模型(除此之外还有喷泉模型、基于构件模型的开发、XP开发)
瀑布模型的生存周期是: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
7大图:用例图、类图、序列图、活动图、状态图、构件图、部署图
-
对反应型对象建模一般用状态图
-
类图画在Logic View中
-
类通常可分为: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
序列图由:对象、消息、生命线、激活
-
协作图不是顺序图的一种特例,彼此是等价的
-
构件图是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不包括对事物建模!构件是可复用的。
构件和接口之间可以是实现和依赖两种关系 -
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之间,通过消息来进行通信 ->方法调用
-
若将活动状态比作方法,那么动作状态即方法中的每一条语句
-
包 是用于把元素组织成组的通用机制
-
接口 是一组用于描述类或组件的一个服务的操作
-
顺序图和协作图中,有哪三种消息br> ->简单消息、同步消息、异步消息
简单消息是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控制流的转移;
如果一个对象发送了一个同步消息,那么它要等待对方对消息的应答,收到应答后才能继续自己的操作;
而发送异步消息不需要等待对方的应答便可以继续自己的操作。 -
UML中的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
依赖 include extend
关联 聚合(不同的生命周期) 组合 -
参与者和用例:
参与者是一个与组织(或系统)外部的,与组织(或系统)交互的角色。
用例描述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该系列活动,用例为参与者提供可见的价值。
参与者和用例是关联关系。 -
UML提供一系列的图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其中:
类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
用例图对系统的行为进行组织和建模是非常重要的;
序列图和协作图都是描述系统动态视图的交互图,其中序列图描述了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交互活动,协作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组织结构.。 -
简述统一建模语言(UML):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绘制软件蓝图的标准语言。可以用UML对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制品进行可视化详述和文档化。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它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的作用域不限于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的作用就是用很多图从静态和动态方面来全面描述我们将要开发的系统。 -
正向工程是通过到实现语言的映射而把模型转换为代码的过程;
逆向工程是通过从特定实现语言的映射而把代码转换为模型的过程; -
UML 的语义结构主要包括:结构语义和行为语义
Chapter6 用例图
· 用例图的要素:参与者、用例、关系
· 用例图的作用:展现软件功能(注意不是软件特性)、展现软件使用者和软件功能的关系、展现软件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
· 用例不是使用情况!不能反映功能的不同抽象层次!
用例之间的关系:扩展、包含、泛化。(注意没有关联!)
test
用户在银行员工的指导下,使用 ATM 机,查阅银行帐务系统的个人帐务数据,并打印其 个人用户账单。在上述过程中,对 ATM 机管理系统而言,哪个不是系统的参与者br> 银行员工
如果用例 B 是用例 A 的某项子功能,并且建模者确切地知道在 A 所对应的动作序列中何 时将调用 B,则称用例A包含用例B
Chapter7 类图
· 关系:依赖、关联(聚合,组合)、泛化、实现
总体与局部 聚合
· 认识的对立面不是对象的要素!
· 关联多重性没有n…n
test
一个消息通常包括: 发送消息的对象的标识、调用的发送方的操作名和必要的参数
Chapter8 序列图
· 要素:对象、消息、生命线、激活
Chapter9 协作图
· 要素:对象、消息、链
Chapter10 活动图
· 要素:动作状态、活动状态、组合活动、分叉与结合、分支与汇合
· 活动图的建模关键是表示出数据流,其它的建模元素都是围绕这一宗旨所进行的补充
· 活动图的引脚元素代表活动连接输入、输出值的连接点
引脚是一个对象节点,代表活动连接输入、输出值的连接点
· 活动图开始状态只能有一个,但结束状态可以有多个
Chapter11 构件图和部署图
当需要说明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时,应该选择(构件图)。
当需要说明体系结构的静态实施视图时,应该选择(部署图)
某大型商场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中央服务器、每个楼层的楼层服务器、各柜台的收款机和各个部门的计算机终端组成的局域 络,它们分别负责商场数据存储、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当日数据的保存与整理、销售信息录入和进销存信息处理等各种业务处理。用部署图描述该系统在不同硬件上的配置情况。
耦合强度由低到高
- 非直接耦合
- 数据耦合
- 特征耦合
- 控制耦合
- 外部耦合
- 公共耦合
- 内容耦合
阶段
初始、细化、构造、提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