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NAT定义及作用
二 私有地址范围
三 NAT优点及分类
应用方向
好处
分类及应用场景
四 综合案例
拓扑图
步骤
测试
五 总结
一 NAT定义及作用
定义:NAT( 络地址转换协议)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 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 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又想和因特 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 (私 IP)连接到因特 (公 IP)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装有NAT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公 IP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私 IP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 连接。
作用:将内部私有地址转换成外部公有地址;
二 私有地址范围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8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12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16
三 NAT优点及分类
应用方向
(1)没有足够的公 P连接到Internet;
(2)当更换ISP需要重新编址;
(3)合并两个使用重叠地址空间的内部 络;
(4)使用单个IP地址支持基本的负载分担;
好处
(1)节省了公 IP地址;
(2)能够处理编址方案重叠的情况;
(3) 络发生改变时,不需要重新编址;
(4)隐藏了真正的IP地址;
分类及应用场景
1 静态nat:一个私有地址对一个公有地址
2 Pat:多个私有地址对多个公有地址
3 easyIP:多个私有地址对一个公有地址
4 静态pat:一个外 口ip 和服务 映射内 ip和服务
四 综合案例
拓扑图
需求如上:选用nat让内 客户机访问外
ar2作为客户机 访问内 vlan 20的ftp服务器
思路:选用easyip实现需求1 静态pat实现需求2
步骤
配置PC和server1
主机配置:PC1:ip地址 192.168.1.10 掩码255.255.255.0 关192.168.1.1
server1:ip地址 192.168.2.10 掩码255.255.255.0 关192.168.2.1 ftp服务端口21 添加根目录文件夹 启动
PC2:ip地址 192.168.2.10 掩码255.255.255.0 关192.168.2.1
配置二层交换机
配置出口路由器R1
配置ISP r2
测试
完成需求1
完成需求2
五 总结
明白四种NAT,结合需求场景合理运用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跨区域 络的通信学习 络层的作用2272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