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音乐软件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传统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局限
在目前音乐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音乐理论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向学生系统介绍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出学生在音乐乐谱读写方面的基本能力,使其在音乐的欣赏、理解、分析能力上更进一步。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和钢琴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在音乐理论的很多教学内容中,仅仅使用钢琴的演奏是不足以达到实际要求的,而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谱例在学生心中也是比较模糊的,多少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尽管代课教师讲的认真,学生学得辛苦,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得到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繁琐的条文制度。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怎么样去避免书面作业错误这一误区之上,同时也缺乏相关的一些分析训练等等,最严重的是这样会导致理论学习和实际效果出现脱节,在教学成果上难以形成一种教与学的融合。同时,因为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同学对音乐理论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在心理学的观点中,人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成运算阶段。四个阶段的发展是步步为营、由浅入深的,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下一个阶段才能够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造成音乐理论教学的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违背了人类的认知规律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还未感受到一些起码的声音、音响效果时,就要接受各式各样的抽象规则,而面对枯燥、飘渺的理论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消耗殆尽。
二、计算机音乐软件在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音乐软件在音乐理论中的教学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基本技术理论学科教育的应用
这个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辅助下通过计算机辅助音乐软件为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和完全基于计算机系统化教学的自动化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有机结合。
(二)在音乐欣赏、作品分析教学活动的应用
(三)在综合性音乐学科教学活动的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式音乐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上面存在着各种不足和局限,所以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理论和音乐工具的结合,使得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音乐软件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优异的表现:1.在基础理论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在欣赏、分析的教学活动中,增加了授课的多样性以及教学效率;3.在综合性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声像一体等途径也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正是这些优势,也推动了计算机专业软件的开发,同时使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延伸,同时也使得计算机专业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现代化音乐理论教学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关资源:不慌不忙小软件-系统安全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