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博主是一只经过实战开发历练后投身培训事业的“小山猪”,昵称取自动画片《狮子王》中的“彭彭”,总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周边的事物。本人的技术路线从Java全栈工程师一路奔向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领域,如今终有小成,愿将昔日所获与大家交流一二,希望对学习路上的你有所助益。同时,博主也想通过此次尝试打造一个完善的技术图书馆,任何与文章技术点有关的异常、错误、注意事项均会在末尾列出,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素材。
- 对于文章中出现的任何错误请大家批评指出,一定及时修改。
- 有任何想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可联系我:zhuyc@vip.163.com。
- 发布文章的风格因专栏而异,均自成体系,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Linux软件管理 – 解压安装
文章目录
- Linux软件管理 – 解压安装
-
- 一、Linux压缩包介绍
- 二、打包与解压
-
- 1. 打包
- 2. 解压
- 3. 注意事项
- 三、解压安装
-
- 1. 解压缩
- 2. 环境变量说明
- 3. 环境变量配置
一、Linux压缩包介绍
与Windows一样,在Linux系统中也可以对各种压缩格式进行操作。只要有相关的工具,就可以对生成各种压缩格式的文件或解压缩。在Linux中,主要的包管理工具就是tar,主要使用的两种压缩包格式为gzip和bzip2,这是使用tar工具就直接能够操作的,所以在Linux中解压即用的软件提供的安装包大部分都是tar.gz压缩格式。
二、打包与解压
tar工具本身支持打包和解压两种操作,通过不同的参数来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1. 打包
对于打包操作主要需要指定要打包的文件或文件夹、生成压缩包的格式、压缩包的名称,需要用到以下选项:
- c:创建新的压缩包文件
- z:指定格式为gzip
- j:指定格式为bzip2
- f:指定压缩包名称,需要放到最后,直接与压缩包名称相连
比如,我们想要使用gzip格式将当前系统的主要配置信息全部记录下来,那么需要使用如下命名对/etc目录进行打包:
其中,将需要打包的内容放在第二个参数的位置,执行效果如下:
3. 注意事项
- 对于大部分命令,各选项之间的顺序没有影响,但是对于tar命令的f选项必须紧接第一个参数,也就是要放在第一组选项的最后
- 对于tar的命令选项,c:打包/x:解压/t:查看,这三个选项不能同时出现,原因也很简单,每种操作都是独立的,不会同时发生
- 对于指定解压路径的选项,可以放在第一个参数之后,指定的目录必须是一个已存在的路径,不会自动创建
三、解压安装
对于解压即用软件和编译安装的软件都是压缩包的形式,本质区别在于解压即用软件的核心安装步骤为解压缩和配置环境变量,因为需要使用的命令和脚本都已经存放在bin或sbin目录中了。而编译安装的软件解压后得到的是源码文件,是不能够直接使用的,必须先经过编译和安装,才会生成相应的命令文件。一般来说,解压即用的软件都有会有以下约定俗成的目录:
- bin:二进制文件目录,用于存放各种命令和可执行文件
- conf:配置文件目录
- lib:依赖文件目录,会存放软件运行所需的依赖包或库文件等
- logs:软件运行日志目录
- temp:临时文件目录
而对于需要编译后才能使用的软件,解压后找不到可以直接执行的命令,有关于编译安装的步骤将会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说明。
1. 解压缩
以JDK的安装为例,解压缩步骤很简单,使用上面的解压命令即可,直接解压到当前目录:
- 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JDK中的命令来进行验证,刷新操作只需要做一次,因为在用户登录时,每次会自动读取两个环境变量配置文件。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官方粉丝微信群,可以与我直接交流,还有更多福利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