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发CAD软件有没有希望

为什么我依然认为新开发CAD软件是有希望的/p>

 

定位

 

国内的CAD公司一般都把Autocad做为竞争对手。并且热衷于模仿Autocad,一方面他们的目标是为了以低价取代Autocad,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基于InteliCAD开发。 InteliCAD正是以形似于Autocad为荣。顺手拈来好处,当然要大力宣传。

 

模仿Autocad没有前途。Autocad太复杂了,从DOS经历到Windows7,20余年的功能积累。即使能做到像Autocad一样的功能,耗去的成本也将让公司无法盈利。所以Autocad现在没有竞争对手,将来也不会有。

 

CAD软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与之相应的是从套数上来讲,销量并不会很大。所以会看到像CATIA,UG,PROE的公司都热衷于提供企业整体解决方案。如果仅仅销售CAD软件本身,估计没有太多利润。Autocad有些例外,由于它处于比较通用的地位,销量还是挺大的,为Autodesk赚到不少的钱。

 

单纯的CAD软件很难存活,最后的目标可能是依附于某些行业,或者为各行业提供一个CAD平台。国内有很多CAD软件商,拥有自主的或是外来的平台,都基于行业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开发。生存的基础不是CAD技术本身,反而是行业本身。而且也不用担心国外的大公司会介入行业开发,以他们的开发成本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不过象机械设计制造之类的大行业,就别想了,估计很难有新产品能撼动CATIA, UG集团的地位。我想说的是比如类似于工程量,服装等行业。

 

综合起来,新的CAD的定位不是去竞争CAD软件本身,它的目标是成为行业软件的平台。不依附行业,就无法盈利。

 

功能

 

虽然2D CAD软件承受着来自3D CAD多年来的鄙视,但2D存活至今,以出乎意料的缓慢速度向3D转移。行业软件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并不是几维就能解决。当然漂亮的3D显示会更直观,也会为效率做贡献。

 

 

CAD软件的总体结构分为领域,建模,图形显示3大类。

 

领域就是行业的应用模型,真对每个行业具体应用设计不同。

 

建模指的是几何建模技术,虽然几何建模的研究已经不是热点,但实质上建模技术掌握在少数公司手里。最流行的ACIS和Parallel Solid分别掌握在CATIA和UG集团手中。Autodesk的几何建模技术源于ACIS;流行的Solidwork使用的是Parallel Solid,并且作为了CATIA集团的一个产品;UG集团旗下的几个产品也都使用的是Paralle Solid几何内核。 比较流行的例外是PTC的proE,作为参数化建模的最早提出者,他应该使用的是自己的技术。 作为 称成熟的几何建模技术,要想实现出来,难度大,成本高,无利润,是个亏本的买卖。后起CAD公司都会避免自己实现,替代方案是购买ACIS和Parallel Solid库的使用权,好像它们卖的并不贵。如果期望购买的ACIS库像CATIA里用那样强大,那又是在做梦了。CATIA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提升几何建模,这些努力都是保密的。算法是公开的,CAGD的算法理论一套一套的,能实现到商业强度才真的牛B。

 

ACIS和Parallel Solid使用的是B-rep模型表示法。另外一种流行的是CSG表示法,但基于某些限制,单纯的CSG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CAD建模需求。比如对solid entity倒角操作,CSG就不能简单表示出来。

 

如果还有其它的方法,那就是mesh建模,可以融入subdivision技术。一般动画软件用的较多,比如3dmax,maya之类。这类方法相对于B-rep来说,要简单好多,如果想亲自实现也比较现实。并且有开源的库作为技术上支持。已有的大型CAD软件没有使用纯mesh建模。如果是新开发CAD,以mesh为主的建模倒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图形显示技术,得益于游戏的快速发展,发展很迅速,也很公开。CAD的图形显示引擎和游戏使用的比较相似。已有那么多的优秀的开源引擎。这个问题对于CAD开发来讲是最好解决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几何约束技术,它是现代CAD的基础技术。尺寸/参数化驱动,装配,运动仿真都以约束作为基础。很不幸,类似于建模,这又是一个理论成熟,但是实现掌握在少数公司手中的技术。DCM求解器隶属于UG集团,但是包括竞争对手的很多软件都在用它。我理想中的绘图,就应该类似于Solidworks中的草图,迅速而且智能。一个完整的几何约束求解器,是那么的复杂。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简单实用的,融入CAD架构的全局几何约束。

 

开发

 

新开发软件是困难的。开发基础技术更加困难,谁会有能力和精力开发新的字体表示,反走样技术于windows7,这些都是免费的,利用Direct2D,DirectWrite, DirectX11功能。我还没有一个Directx10/11的显卡,庆幸的是微软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软实现。(等ATI的卡降价了再说吧)

 

多核计算机已经普及好几年了。由于多线程程序的复杂,以前的软件很难充分利用多核的优势。软件越开发越慢,越复杂。当CPU停止提速转向提量时,有一批软件将会跟不上时代。

 

模仿(如果我发明不出来)先进的交互也是新软件的一个优势。没有历史负担是轻松的。(如果同意这个观点,那就更想不通为什么大家还在模仿Autocad)

 

 

这是我所认识到的困难。难度很大。心里仍然含有希望。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4053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0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10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