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2)
适用专业: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 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 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3.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
1)具有动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2)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科技协作精神;
5)具备综合创新,实践和管理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 3 年。允许研究生提前毕业,提前毕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习成绩优异。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90 分,选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 80 分。
2.在重点刊物和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各1 篇。其中,导师
*r _s_-、八〉-、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以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主。 2.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
人,每个研究生导师组由 3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将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应用开发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5.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 33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 的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必修课(不少于 16 学分) 1.公共必修课( 7 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90学时3学分 I学期
基础外国语
120 学时
4 学分
I学期
2.专业基础课( 9 学分,按一
级学科开设)
人工智能原理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计算机 络体系结构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分布式系统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知识工程
64 学时
3 学分
I学期
注:每名研究生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 3 门课程作为必修课。 二)选修课(不少于 10 学分)
1 .公共选修课(2学分,
由研究生院组织开设,任选)
2.专业方向选修课( 68 学分)
分布式数据库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基于模型的诊断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运筹与决策支持系统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进化计算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软件重用技术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数据通信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并行计算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计算机仿真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人工神经 络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模式识别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技术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远程教育技术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嵌入式系统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智能规划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Windows 操作系统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非经典逻辑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规划识别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数字信 处理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设计模式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数据挖掘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多 Agent 系统引论
48 学时
2 学分
n学期
注:每名研究生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 5 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选修课。 3.导师方向任选课( 3 学分,必须由导师讲授,任选) 为了弥补以上按照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所开设的基础课和导师研究方向的缝隙, 院里鼓 励和提倡每位导师要给每届研究生讲一门导师方向任选课( 3 学分),讲授内容不限,但必 须由导师亲自讲授。
(三)必修环节( 7 学分)
1.学术活动( 10 次以上)1 学分
2.教学实践1 学分
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低年级本科生讲授习题、 批改作业等。 由 主讲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考查合格记1 学分。
3.文献阅读1 学分
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
相关资源:凯利公司 KDZ 系列有刷串励、永磁、他励电机控制器设置软件.rar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