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三种模式 及 lvs-nat配置

目录

何为LVS/p>

LVS的构成

何为群集/p>

群集的类型

NAT模式

TUN模式

LVS  DR 模式

lvs的DR模式配置http负载均衡

环境:

部署:

部署

LVS配置定义集群


何为LVS/h1>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即Linux虚拟服务器(虚拟主机、共享主机),虚拟主机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相信大家都明白。

而LVS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其实现的是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目前LVS已经被集成到Linux内核模块中。

LVS的构成

①从物理层面上讲,LVS的主要组成:

负载调度器(load balancer/ Director),它是整个集群对外面的前端机,负责将客户的请求发送到一组服务器上执行,而客户认为服务是来自一个IP地址(我们可称之为虚拟IP地址)上的。
服务器池(server pool/ Realserver),是一组真正执行客户请求的服务器,执行的服务一般有WEB、MAIL、FTP和DNS等。
共享存储(shared storage),它为服务器池提供一个共享的存储区,这样很容易使得服务器池拥有相同的内容,提供相同的服务
如下图所示:
 

补充:一般为了实现高可用会使用两台以上的调度服务器,作为备份,提高安全性。(后面的实验部署DR模式+keepalive会使用两台负载调度服务器)

②从软件层面上讲,LVS 由2部分程序组成,包括 ipvs 和 ipvsadm。

1.ipvs(ip virtual server):工作在内核空间的一段代码,叫ipvs,是真正生效实现调度的代码。

2.ipvsadm:另外一段是工作在用户空间,叫ipvsadm,负责为ipvs内核框架编写规则,定义谁是集群服务,而谁是后端真实的服务器(Real Server),然后由内核代码实现真正的调度算法及功能。

何为群集/h2>

群集,或者说集群,英文是cluster,由多台主机构成,但是对外只表现为一个整体(同一服务),客户端是无法察觉到究竟有多少台服务器,并且对自己访问的是哪一台真实服务器一无所知。

根据针对目标差异,可将群集分为负载均衡群集、高可用群集(HA)、高性能运算群集三类。

群集的类型

负载均衡群集
负载均衡+群集,可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处理更多访问请求、减少延迟,从而获得高并发、高负载的整体性能。

当然,负载均衡的处理并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依赖于实际情况下的调度分流算法。而算法就涉及开发人员的思想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了。

高可用群集
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主断时间,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的容错效果。

HA(high availability)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这就涉及到“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思想,而上一篇文章所介绍的MHA就是典型的master高可用群集的架构模式,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从而搭成该高可用的架构。

高性能运算群集
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提高应用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扩展硬件资源和分析能力,获得相当于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能力。

高性能运算群集的高性能依赖于“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通过专用硬件和软件将多个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只有大型计算机具备的计算能力。

/p>

负载均衡群集是目前企业用的最多的群集类型,群集的负载调度技术有三种工作模式:地址转换——NAT、IP隧道——ip Tunnel、直接路由——Directing Route。

/p>

NAT模式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络地址转换,内 主机可以通过路由NAT实现访问外 主机

LVS-NAT 模型类似于 DNAT,工作机制与 DNAT 一样,当客户端请求的是集群服务时,LVS 修改请求 文的目标地址为 RIP,转发至后端的 RealServer,并修改后端响应 文的源地址为 VIP,响应至客户端。

LVS-NAT的特点:
RS和DIP应该使用私 地址,且RS的 关要指向DIP

请求和响应 文都要经由director转发,所以配置时需要将director的转发功能开启,极高负载的场景中,director可能会成为系统性能瓶颈

支持端口映射

RS可以使用任意OS

RS的RIP和Director的DIP必须在同一IP 络
 

TUN模式

LVS-TUN的特点:

  • RIP,DIP,VIP必须是公 地址
  • RS的 关不能指向DIP
  • 请求 文必须经由director调度,但响应 文必须不能经由director
  • 不支持端口映射
  • RS的OS必须支持隧道功能

lvs-fullnat:keepalived

  • director通过同时修改请求 文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进行转发

lvs-fullnat的特点:

  • VIP是公 地址,RIP和DIP是私 地址,RIP与DIP无须在同一 络中
  • RS接收到的请求 文的源地址为DIP,因此要响应给DIP
  • 请求 文和响应 文都必须经由Director
  • 支持端口映射机制
  • RS可以使用任意OS
     

LVS  DR 模式

  1. client请求资源,请求 文经过路由到达交换机,然后交换机查看目标IP为VIP,则修改源和目标MAC后再封装 文发送给director,IPVS则将 文源MAC修改为DIP的MAC地址,目标MAC修改为RIP的MAC地址,然后经POSTROUTING链发送出去,通过交换机转送给RS。DR模式会lo接口上配置一个虚拟地址VIP,当RS收到 文拆封发现目标MAC地址是自己,目标IP地址也是自己的lo地址VIP,就会处理请求。
  2. RS响应请求,由于请求 文的目标IP是VIP,所以响应 文就通过lo接口传送到eth0 卡发出。

特点

  • 保证前端路由将目标地址为VIP的 文全部发送给DS,而不是RS
  • RS的RIP可以使用私有地址,但也可以使用公 地址
  • RS和director必须在同一物理 络中
  • 请求 文有director调度,但响应 文不一定经由director
  • 不支持端口映射
  • RS的 关不能指向DIP

调度算法:

  • rr,轮询算法(round robin),调度器会将所有的请求平均分配给每个服务器。
  • wrr,加权轮询(weight round robin),给每个RS分配权重比例。
  • lc,最小连接(least connections),把新请求分配到当前连接数最小的服务器上,,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比较好地均衡负载
  • wlc,加权最小连接(weight least connections),在lc算法上为每台服务器分配上权重比
     

lvs的DR模式配置http负载均衡

环境:

director:

                dip: 192.168.75.143

                vip: 192.168.75.145

RS1:        192.168.75.144

RS2:        192.168.75.142

部署:

在RS1上配置httpd,使 页可以访问

在RS2上配置httpd,使 页可以访问

LVS上安装ipvsadm工具

卡配置

部署

开启lvs主机的转发功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