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建立三维模型
(2)有限元模型建立
1、定义属性参数及材料参数
2、建立尼龙 及小球有限元模型
3、边界条件施加
(3)仿真结果展示
最近在学习dyna梁单元的一些知识,通过此例与大家交流6 积分梁(离散梁单元与索单元)的使用:
(1)建立三维模型
首先模型建立,这里用creo做了个简单的模型,建立了简单球体与草绘线,如下图,小球直径160mm,尼龙 长1600mm,宽1000mm(尺寸不限,大家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定尺寸):
(2)有限元模型建立
将上述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对其进行 格划分,约束设置,关键字定义等等。
1、定义属性参数及材料参数
之后定义梁单元的材料参数与小球的材料参数,梁单元采用71 离散绳索梁单元本构模型,材料参数:密度4E-10(提醒:ANSA中默认密度单位为Ton/mm3),刚度-21000(提醒:此本构模型中E为刚度);实体单元即小球设置为刚体(即无形变单元),材料参数:密度2.75E-10,弹性模量70000,泊松比0.32;
2、建立尼龙 及小球有限元模型
通过dyna界面梁单元建立命令,建立6 积分梁单元,此处在尼龙 横向方向,定义单个梁单元长度为40mm。(ANSA高版本中若是通过该命令直接建立梁单元,若尼龙 为1600mm,需要重复命令40次,很不方便,可以先建立单个梁,然后通过COPY命令进行复制,后续会提到)
小球的有限元模型很简单,直接使用MESH界面中中的Mesh_Generation功能卡片下的Best_visible生成面 格,然后通过VOLUME MESH界面生成四面体 格,小球有限元模型如下所示:
3、边界条件施加
(1)接触建立
首先分析,球与尼龙 接触过程中,会产生两种类型的接触,第一是球与 会产生碰撞,第二是尼龙 自身不同的梁单元会互相影响,因此需要分别建立尼龙 与球的接触以及尼龙 的自接触,如下所示:(左图为尼龙 与球的接触,其中FS,FD,VDC等摩擦及阻尼参数可设可不设,右图为尼龙 自接触)
(2)固定约束
通过BOUNDARY_SPC命令可以将尼龙 的四个角进行固定约束,模拟类似羽毛球 的约束。(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不设置,看看仿真结果如何)
(3)载荷施加
此处通过INITIAL_VELOCITY_GENERATION命令给小球设置一个初速度,通过此命令可以设置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速度 ,同时该速度在与其他物体接触后会产生变化。
(4)计算关键字设置
关键字设置即算法设置,输出设置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3)仿真结果展示
具体流程就是这样啦,之后可能会放出视频。
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修改很多参数,比如材料刚度,密度,梁单元体积,看看结果如何。或者再建立一张尼龙 ,让小球多弹几次,哈哈哈,要是需要计算模型文件的也可以找我,互相交流进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