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华为8万研发都在用的内功秘籍,现在你也能用了

华为公有云真的开始发力了,这次率先瞄上的是全国上百万的软件研发人员。它可是华为8万研发人才、近30年研发经验积淀的内功秘籍。


依照华为的风格,不会最早进入新市场,一旦发力又会不惜代价,即便已是一片红海,也有实力改变格局。

3月,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就在2017年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宣布“专门成立公有云Cloud BU,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消息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也让各公有云企业倍感如临大敌。

2017年,公有云刚刚迈过10年,互联 和SMB企业是上半场的主流客户,而对于下半场入局的华为来说,要在“强调规模效应”、“市场大局已定”的论断下敲开公有云的大门,差异化和急先锋的选择必然是战略性的。这一次,华为选择了软件开发云(DevCloud)。

1、为什么是软件开发云

3月底,华为在青岛召开软件开发云大会重点发力。

作为徐直军所强调的“有竞争力、有差异化的公有云服务”的六大推进措施之一,软件开发云对于整个华为公有云颇具战略意义。

一,华为软件开发云瞄上的是全国10万家软件企业、1000家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100万软件研发人员。这就是华为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在青岛大会上所强调的3个“1”工程,这个庞大的市场显然符合公有云的规模效应,目前,华为软件开发云对5人以下开发团队免费试用,也符合公有云的典型套路。


一方面,对大多数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而言,华为软件开发云可以使得它们实现研发工具从0到1的转变;而部分企业在个别环节使用的互不兼容的开发工具,也可以通过全流程端到端的工具链,实现统一、高效、协同的软件开发,让企业将研发力量真正聚焦于业务和产品价值的创造上。


互联 云计算时代,一定要对客户的理解达到极致,产品才有价值,华为的数万研发人员就是软件开发云最初的“客户”。

对于重要的研发流程,华为软件开发云已经提供了端到端的全流程工具链,涵盖项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流水线 、测试、部署、发布、开发客户端等全流程环节。


记得华为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在3月22日青岛大会上还强调了“一核两翼”的华为公有云战略,即围绕数字化转型做大云服务产业为“核心”,“一翼”是面向政府、央企国企,大企业、政务云市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另“一翼”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云平台,构建O2O一体化服务能力。

而软件开发云无疑是华为寄予厚望的爆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17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