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子的:
这是某电力产品的一个真实案例:一批电计量产品存在仓库没上线,刚好南方天湿气重PCB上凝露,出现大量32768停振情况。所以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32768晶振,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几个相关的案例和注意事项。
1
一张图看尽石英晶振家族
音叉不仅仅是个学名,而是真实的存在的结构(图中叉形部分就是切割好的石英)。
看完这个结构,后面讲到一个案例(生产中32768大量损坏)时就容易理解了。
1
32768晶振要求配15pF电容吗/p>
认真的说,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设计误区,包括 上很多关于32768晶振的问答。
我读书时(忽略我的年纪)也确实这样做的:去电子市场买来32768晶振,参照别人的原理图配上15pF,22pf的电容就直接用。现在来看,这只是入门级的经验值而已。
比如,同样是日本KDS品牌的2*6封装的32768晶振,就有两种负载电容:
DT-26 32.768kHz 6PF 10PPM
DT-26 32.768kHz 12.5PF 10PPM
负载电容(英文符 CL或者CLoad)是2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焊接的物料/实际电容,另一部分是PCB走线、焊盘引起的寄生电容/杂散电容Cstray (一般2-5pF)。
至此,已经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疑惑:哦,原来晶振datasheet中的负载电容参数,并不是我要贴的电容值。
计算公式和图示如下:
你也许会有疑问:我用的MCU原厂提供的参考设计,根本就没有图中的RD和RF。
是的!没错!RD在目前流行的MCU中很少见。RF有少部分MCU或者IC还在用。
振荡波形发生畸变、削峰时,可使用RD(几十K到几百K)。
RF常见采用1M欧姆,一般参照IC的datasheet,跟IC设计/内部驱动有关。
问题来了:我见过有的单片机接了32768晶振,但是没接负载电容的,是有这种情况吗/p>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的IC可以配置选用内部的负载电容,比如Ti的MSP430x2xxx系列,内部配备了1pF,6pF,10pF,12.5pF四档负载电容可选。
3
32768晶振误差有多大/p>
晶振的误差用PPM(百万分之一)来表示,误差由三部分构成:出厂误差,温度漂移,以及年老化率。
出厂误差:一般是出厂前筛选控制一个范围出来,比如±10PPM;
温度漂移:如图,32768晶振有个典型的温度曲线;
从图片的几个典型值来看,30个PPM每天漂不到3秒钟嘛,有必要补偿吗/p>
做国 电表的朋友肯定不会这样想,因为标准要求时钟误差小于每天0.5秒。这其实是一个头疼事,因为这就要求出厂误差加温漂控制到小于5PPM。解决方案有两个:
一、SoC方案,要求主控MCU配备支持误差修正的RTC模块以及温度采集。TI的msp430系列,部分型 带有RTC模块,支持写入校准值和温度补偿值。钜泉计量MCU,HT6xxx中也配备了带补偿的RTC模块,如图介绍。
在TI芯片中也有类似的机制。
当然,这不是哪家芯片厂自己想出来的;追根溯源,这个在bluetooth官方的specification中有明确的要求和约定。
6
32768晶振案例、设计、生产注意事项
A、注意手册中的精度参数、负载电容、ESR等指标。
B、插件封装的32768晶振,有人喜欢外壳焊接接地。如果手工焊接,烙铁温度过高或者焊接时间太长,很容易造成晶振的永久性损坏。这个也是真实的生产案例。
C、文章开头,南方天潮湿的这个案例中,晶振区域、相关引脚一定要涂三防漆保护。
D、超声波焊接塑胶外壳,非常容易引起32768晶振的损坏(频率接近,超声波引起晶振内音叉共振),这种真实案例也很多,切记!切记!
E、PCB layout中晶振布局和走线。 上也有,不多讲,此处只给出几个参考设计。
F、晶振、精密运放等器件,经常是怕焊锡膏的。原因是什么锡膏等对弱信 是有影响的。我们也有多个生产后测试不良(清洗后板子后工作正常)的案例。
7
CAMBRIDGE UNIVERSITY书中的几个振荡电路赏析

原文出处
相关资源:晶体学查看软件_晶体结构查询-软件测试其他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