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先来看看PDU这倒低是一个什么东西。相信大家学过ISO的OSI七层模型应该知道。
协议数据单元(PDU):数据在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层次的叫法。PDU实际上是原始数据(用户数据)加上OSI模型对应层次的协议头部信息或者层部控制信息。
PDU:
5-7层:数据、信息
4层:Segment(段)、Datagram( 文)
3层:Packet(包、分组)
2层:Frame(帧)
1层:bit(位)
那么下面我们以图解的方式来看看我们Cisco Packet Trcer中的PUDs如何使用/p>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我们今天的所需要的拓扑图嘛!
好了现我们这些基本都已经配置完成了。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这个PDU如何来实现呢/p>
这样一个模拟窗口。
我们现在从PC0 ping PC1来看看呢看我们的数据包如何走,经过那些设备呢这里要注意,在“Play Controls(播放控制)”这里我们下面有三个按钮,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很流畅的画面的话,你就点击“Auto Capture / Play”按钮。我们来试试看呢/p>
我们在上图看见有一个虚线的信封,这一个信封就表示我们的PDU。我们看见,为什么只传给PC2、PC3与路由器呢是因为我们这里划分了VLAN的原因。
我们现在来使用PC0 ping PC1来看看。我们点击右边的有一个“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PC0发出了一个PDU到交换机。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进入层与出去层的一些信息。
我们来分析一下进入层,在第三层我们可以看见,源IP地址是192.168.1.2,目的地址是192.168.1.3。在第二层,我们可以看见从MAC地址:0001.4329.5A92到00E0.F7B1.C877。这是进来的信息,那我们可以看见出去的信息刚好与进入的信息相反。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它的一个进来的PDU的包。
这就是我们帧的具体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要访问192.168.3.2这台服务器怎么走呢/p>
我们点击右侧的信封,然后点击“PC0”再点击“Server0”来添加一个信息。当我们添加成功以后,在右下角会有一个显示。
这里表示有两个数据包要正准备发出去。不同的信封表示不同的PDU。这个我们可以从这里来看到(如下图)。
我们来看看这个ARP包里面倒底是什么内容呢/p>
从上图我个可以得知,我们ARP的源IP地址是:192.168.1.2而目的地址是:192.168.1.1,我们通过MAC地址广播出去的。
可以看见我们的“ARP”包现在发往交换机去了。
现在当“PC1”收到我们这个“ARP”请求,打开一看这个目标地址不是我们IP地址,所以我就将此PDU丢弃掉。而当我们的路由器收到该PDU打开一看呢是我的IP地址,于是路由器就会回应一个“ARP”包给我们的PC0。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返回去呢/p>
看看是不是呢样我们PC0就知道192.168.1.1的MAC地址了,当我们现在再去PING路由器的时候,我们就会看见,在这个PDU里面的MAC地址对应的是路由器的那个了。
如果你在这里只想看ICMP的信息,你就可以点击“Edit Filters”来进行选择。
感觉还是多好耍的!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去好好看看,这相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实用哦。如果不懂的话,再回复,我来给大家解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