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程序员不寻常的三年

迄今为止,在国内公司中有这种权限的程序员,不超过三人。

作为 Java 开发工具 JDK 的专家,杨晓峰的日常工作是普通人不太看得懂的基础软件研发。

2019 年秋,杨晓峰冲着“协同”二字入职腾讯,牵头 JDK 开源协同小组。简单说,开源协同就是腾讯内部源代码全部开放,不同团队协同开发,共建腾讯基础技术平台。

如今,他牵头的团队自主研发的 JDK 产品,不仅被公司内所有事业群使用,帮助多项大规模业务实现最高 50% 的性能提升,还被开源 区高度认可。

更让他开心的是,JDK 基础软件的研发已直接打通到面对客户的产品端。客户增长量、特别是主动寻求合作的客户增长超出了产品端的预期,甚至一向以要求严格的金融大客户,近期也开始在相关产品底层全面使用团队自主开发的 JDK 产品。

而这一切从 0 到 1 的变化,发生在短短三年时间内。

PART ONE

“被看见”

2018 年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腾讯内部的技术问题已经积累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熟悉腾讯的人知道,腾讯在产品上曾推崇“赛马文化”,服务各产品的技术团队也在自己“造轮子”、“建工厂”,最终导致内部烟囱林立,虽然单个产品技术团队闭环效率高,但整体难以形成技术合力。

2018 年,腾讯运营管理部在一次梳理中发现,公司内部重复的技术团队竟有 150 多个,在听到这个汇 时,就连腾讯的最高决策层总裁办都震惊了。以至于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也发出感慨:“有一天,我们离开腾讯,回头看我们留下的东西,都是扎了一堆烟囱的残垣断壁,我们内心会不会痛啊

腾讯决心要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2018 年 9 月 30 日,腾讯宣布新一轮战略升级和组织变革,同时发起开源协同,通过整合全公司技术能力,打破技术壁垒,消除重复建设。

和当时业界流行的技术中台不同,腾讯的开源协同是全公司内部源代码全部开放,上层设立技术委员会进行指导,底层推动各技术团队成立虚拟组织 Oteam(开源协同小组),协同开发公司级的技术产品——这让在腾讯工作的程序员们一下子有了被全公司“看见”的机会。

田甜是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简称 IEG)做服务 格技术的一名程序员,当业务量增大时,需要更庞大的服务 格来避免资源重复浪费。为了做好服务 格,田甜试着发起了服务 格 Oteam,来找到公司里的“同行”一起协同。

“突然发现,同一个领域有好多人和自己在做相同的事,这种感觉很神奇。”田甜说。

在田甜看来,程序员大多个性低调,闷头做事,以前服务好本部门业务就行,现在有了 Oteam,程序员也要把目光投向外界。2019 年 10 月在服务 格 Oteam 每半年一次的线下沙龙上,田甜发现,另外一个事业群的同行最关注的是服务 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不是 IEG 业务场景下最关心的技术架构。“这样的交流,拓宽了我们做服务 格技术的眼界和维度。”

随着公司内技术同行间不断的“ 友见面”,技术交流的氛围逐渐热烈起来。Oteam 的企业微信群里,时不时会有人抛出技术问题,很快就有其它团队的程序员来解答。不过,当技术交流比以前多了,程序员们也不一定会彼此服气,毕竟腾讯程序员基数庞大,有不同看法甚至流派之争再正常不过。

纵观 tRPC 微服务框架 Oteam 的协同过程,也是一个“吵”的过程。但吵归吵,可以“关门、送饭”,“吵”个痛快,但事后必须有结果,出共识,“按手印”。争吵的获胜不是目的,对技术负责,增强全面认知、形成共识才是目的。腾讯程序员们“不再孤独”,也看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2020年开源治理打榜赛颁奖现场)

打榜赛结束时,腾讯各事业群的开源治理平均分为 90.29 分。

而此前,在代码规范 Oteam 对全公司代码规范度的摸底调查统计中,各事业群的平均分仅 41.05 分,不及格。

姚穗斌认为,开源治理打榜赛彻底激发了程序员们参与代码规范的热情,一些原本不太关心代码规范的技术团队,在打榜赛中居然拿到了超高分数,“大家的胜负欲被点燃了”。

在主办方腾讯运营管理部总监徐海丽看来,开源治理打榜赛是开源协同“新代码文化”诸多工作的一个典型,它的价值在于帮助 Oteam 在公司内外打造技术影响力,帮助程序员们找到更多存在感和荣誉感。

“2019 年底开始,代码规范、开源治理逐渐成为我们推进开源协同落地的关键词,这说明我们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追求 Oteam 数量,而是开源协同的质量。”徐海丽说,“开源协同走进深水区了。”

(2020年开源协同研讨会)

时任终端云测 Oteam 负责人的殷柱伟,自 Oteam 成立时就坚信,终端云测一定可以发展为公司级的技术项目。

“你的工具做得好,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用,这背后其实不是说明技术有多牛,而是你在操盘公司级项目时就必须要负起责任,要对得起越来越多的用户,这是技术影响力和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殷柱伟说。

弹指三年,Oteam 给了殷柱伟们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8 年开源协同宣布启动时,这项腾讯的“自我革命”因其与众不同的路径遭受内外双重质疑:互联 大厂基本上靠组织驱动建设技术中台,集中人、财、物、资源做一件事,而腾讯这种从基层开放协同的路子,行得通吗/p>

如今,腾讯已组建和孵化了 117 个开源协同小组,涵盖了计算、存储、数据等所有互联 技术基石,涉及了微信、QQ、腾讯云等所有腾讯核心业务板块。全公司内部代码开源率达到 85%,不仅给腾讯带来巨大的效能提升和成本节约,同时通过云不断助力越来越多的生态伙伴。

致力于大数据领域的天穹 Oteam,将各 BG 的大数据最佳实践复制到了各个场景,实现平台互通,功能复用,大幅提升了通用性能与资源利用率。

分布式数据库的内核 TXSQL Oteam 在 TXSQL 8.0 内核上开源协同,联合研发数十个重大特性,性能提升 30% 以上,并实现了腾讯内部数据库内核版本的统一。

聚焦深度学习框架和加速的云帆 Oteam,曾 2 次刷新 ImageNet 训练速度世界纪录,致力于打造腾讯人的 AI OS,助力游戏、视觉、推荐等 AI 业务降本增效。

  • 从动物科学到乐队鼓手,腾讯技术小哥的开源人生

  • 我的9年开源之路:395 Patch、20+Feature,背后只有努力与热爱

  • Envoy 代理开源五周年,创始人 Matt Klein 亲述开源心路历程及经验教训

696b6dcfe75c82fb89ae51f6fcb2e956.png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30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