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很多人都会回到家乡体验几天县城生活。
有人说:
北上广是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县城,才是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地方。
中国2000多个县城中的居民,每天究竟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p>
天色微亮时分,一座城市在早餐摊老板拉开卷帘门的声响中缓缓醒来了。
这座城市的白天过得比其他城市的慢得多,夜晚也更漫长。
这里的人有更多的时间,也怀揣着许多可自由支配的金钱。
他们似乎不需要不休地忙于工作,却也始终满满当当、孜孜不倦地创造着各式各样的”休闲”——仿佛那才是正经事一般。
01
就业:
城市”二流子” vs 小镇公务员
由于在 会资源和就业机会方面,大城市始终碾压着小城市,而小城市永远睥睨着县镇乡村,人确实应往更高处走,因此每一座县城,都在年复一年地失去着优秀的年轻人。
在县城的各类就业岗位中,事业单位公务员扛起了保留高等人才的大旗。
县城虽小,却五脏俱全,各类科局相加,使县城公务员成为了全国最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堪堪像是印证了司马迁的那句”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公务员作为基层政权的螺丝钉,在仍然看重铁饭碗的县城中,成为了就业等级中最具文化档次,也是最适合结婚的群体。
在县城,过了晚上十二点还在外面吃喝游荡的人,常被当做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小混混”、”无业游民”,因为他们这么晚还在外面鬼混,显然是白天不上正经班、只知在家啃老或是从事不见光行业的人。
当商场关门、街道空无一人、红绿灯一律变成黄灯,远处的黑夜里传来一阵摩托的轰鸣,车上几个男女纵声大笑着,像香港老电影里的古惑仔一般自空旷的黑夜里呼啸而过——这便是”著名”的”二流子”了。
02
娱乐:
上楼因特
下楼”码长城”
由于经济体量与城市设施的限制,小县城鲜有大型演唱会、密室、剧本杀或是艺术展览,因此,线上娱乐成了性价比极高的休闲方式。
人们至少将八成以上使用手机的时间用在了刷抖音视频、打游戏、看主播以及其他各类线上娱乐中。
除此之外,在其他空闲时间,县城青年大多去街头巷落的 吧、电影院、咖啡店,以谈恋爱、打游戏或是上 来打发时间;
县城中年则更多地聚集在楼上楼下的茶馆、麻将馆,如果遇上手气好,搓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赚钱。
于是在某间不起眼的门面里,早餐摊儿收摊了的老板娘和隔壁小卖部的老板各自坐在麻将桌的南北两方,廉价的茶水香味夹带着麻将的碰撞声与中年人的呼喊声——”锤子哦!老子来个自摸!”——构成了县城生活独有的一种匆忙。
03
消费:
一元店富豪与拼多多黄钻选手
“帮我砍一下嘛!
都砍差不多了,我们这桌就差你没砍了!”——当你在烧烤店消费时听到这样的对话,切莫慌张,这可不是小混混们在寻衅斗殴。
早几年,在拼多多魔性洗脑的广告音乐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共享经济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不熟悉拼单式消费的大众没有意识到这款产品竟然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迅速渗透三四线城市的角落,成为跻身淘宝、京东之列的炙手可热的新零售手段。
互联 经济下,县城人的消费偏好通过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得以满足和实现:
惊人的低价、动人的高质、抢起来的感觉十分爽——这样简单、直接的消费者小心思,通过平台汇聚起来,却是庞大、井喷的市场收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居民这样爱花、敢花,其实质是在于虽然他们的收入绝对值不高,但可支配的收入不低,更低的生活成本才是”平均每月5.8次 购”的底气。
以房价为例,一名在深圳工作的青年,其一个月的工资,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够买当地房屋的0.1个平米。
而在县城中,房贷与收入之间仍存在弹性的空间,一年前,超过四成的县城居民已过上有房无贷的悠闲生活。
脚下有房住,手里有闲款,是较多县城人的经济状态。
05
县城的新一天
当一天终将过去,夜晚降临在县城周边的山林里,将它们圈在一片静谧之中,这让烧烤摊的热闹显得没有那么盛大,KTV里纸醉金迷的热度也降了下去。
夜猫子们在这座夜的孤岛里围坐在一堆啤酒面前,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痛快大骂,表演着一种淳朴的堕落。
直至酒过三巡,烧烤收摊,趴在KTV门口哇哇大哭或哇哇大吐的人都不见了踪迹,街道灰茫茫一片很安静。

在这里,生活是简单的,又是丰富的,个体的挫败不太会上升为深远的悲怆感。
那些笑着闹着的男女情感、生活艰难或是道听途说的谣言轶事,都顺着夜晚流走的痕迹,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分布在这小城中各处的床上或家里。
早餐摊老板接了夜猫子的棒,就要起床干活了,而独属于县城的新一轮朝日,又将升起。
– END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