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的分类
整个的因特 就是一个单一的、抽象的 络。IP地址就是给因特 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
所谓分类的IP地址,就是将IP地址划分为若干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 络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 络,一个 络 在整个因特 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一个主机 在它前面的 络 所指明的 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由此可见,一个IP地址在整个因特 范围内是唯一的。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 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 从一个 络转发到另一个 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用转发器或 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 仍为一个 络,因此这些局域 都具有同样的 络 。
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 地址的 络 进行路由选择。
两级的 IP 地址可以记为:
IP 地址 ::= { , }
A类地址的 络 字段占一个字节,只有7位可供使用(第一位已固定为0),但是可指派的 络 是126个(27-2),减2的原因:第一,IP地址中全为0的地址是个保留地址,表示“本 络”;第二, 络 为127(01111111)保留作为本地软件环回测试本主机的进程间的通信。
A类地址的主机 占3字节,因此每一个A类 络中的最大主机数是224-2。减2的原因:第一,全为0的主机 字段表示该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 络地址,第二,全为1的主机 字段表示该 络上的所有主机。
B类地址的 络 字段有2字节,但是前两位已经固定为10,只剩下14位可以进行分配,因为前面两位是10,不会出现全为0或全为1的 络 ,但实际上,B类 络地址128.0.0.0是不指派的。所以最大 络数为214-1。最大主机数为216-2。
C类地址有3字节的 络 字段,前三位固定位110,还有21位可以进行分配。但实际上192.0.0.0是不指派的,因此C类地址可指派的 络总数为221-1,最大主机数为28-2。
发送数据时,数据从高层下到地层,然后才到通信链路上传输。使用IP地址的IP数据 一旦交给了数据链路层,就被封装成了MAC帧。MAC帧在传送时使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硬件地址,这两个硬件地址都写在MAC帧的首部。
连接在通信链路上的设备在接受MAC帧时,其根据是MAC帧首部中的硬件地址。在数据链路层看不见隐藏在MAC帧的数据中的IP地址。只有在剥去了MAC帧的首部和尾部后把MAC层的数据上交给 络层后, 络层才能在IP数据 的首部中找到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划分子
一个拥有许多物理 络的单位,可将所属的物理 络划分为若干个子 (subnet)。划分子 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一个 络。
划分子 的方法是从主机 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 subnet-id,而主机 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于是两级IP地址在本单位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 络 、子 和主机好。
IP地址 ::= {, , }
凡是从其他 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 IP数据 ,仍然是根据 IP 数据 的目的 络 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 络上的路由器。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 IP 数据 后,再按目的 络 net-id 和子 subnet-id 找到目的子 。最后就将 IP 数据 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展示划分子 的方法与效果。
下图表示某单位拥有一个B类IP地址, 络地址是145.13.0.0( 络 是145.13)。
划分子 后,整个 络对外仍表现为一个 络,其 络地址仍为145.13.0.0,但是路由器R1在收到外来的数据 后,再根据数据 的目的地址把它转发到相应的子 。
假定有一个数据 的目的地址是145.13.3.10已经到达路由器R1,那么这个路由器如何把它转发到子 145.13.3.0呢就需要借助子 掩码(subnetmask)来实现了。
路由器会把子 掩码和收到的数据 地址的目的IP地址145.13.3.10进行按位“与”操作,得出所要找的子 的 络地址。
实际上,因特 的标准规定:所有 络必须使用子 掩码。即便一个 络没有划分子 ,也要使用默认子 掩码。默认子 掩码中1的位置和IP地址中的 络 字段正好相对应,因此,两者进行“与”操作后,就能得出该IP地址的 络地址。A类、B类、C类地址的默认子 掩码是固定的:
应当注意,划分子 后,路由表必须包含以下三项内容:目的 络地址、子 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在划分子 的情况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1) 从收到的分组的首部提取目的IP 地址 D。
(2) 先用各 络的子 掩码和 D逐位相“与”,看是否和相应的 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将分组直接交付。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的子 掩码和 D 逐位相“与”,若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 络地址匹配,则将分组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告转发分组出错。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认识身边的计算机 络常见的 络设备2205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