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络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 络
定义: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没有 络可以独立存在的)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 络操作系统, 络管理软件及 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 主干:计算机 络是计算机系统
- 络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传递
- 络组成
- 络硬件:计算机、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 络软件: 络操作系统、 络管理软件、 络通信协议
分类–按照规模:
- 局域 LAN
- 城域 MAN
- 广域 WAN
分类–按照传输介质:
-
同轴电缆 络(类似于有线电视 的电缆)
-
双绞线 络
-
光纤 络(传输的为光信 )
-
卫星 络
1.2 络通信协议
在 络中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一些约定(通信协议),对速率、传输代码、传输控制步骤等指定标准(好比交通规则)
问题: 络通信涉及内容很多:源地址、目标地址、加密解密、流量控制、路由控制等,如何实现如此复杂的 络协议/p>
===》:将复杂的成份分解成一些简单的成份,再将它们复合起来(同层间可以通信、上一层可以调用下一层,而不与再下一层发生关系)
络通信协议分层:
- 名义上的标准:ISO –> OSI 参考模型
- 事实上的标准:TCP/IP协议栈
1.3 TCP/IP协议栈
络通信最常采用的协议
- 络层主要协议:IP协议
- 传输层主要协议:TCP 和 UDP 协议
1.5 UDP协议
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发电 、发送群发短信)
- 非面向连接,传输不可靠,可能丢失(一段信息分段后发送,不一定哪一段先到达)
- 发送不管对方是否准备好,接收方收到后也不回复
- 可以广播发送
- 非常简单的协议,开销少
应用案例:DNS、SNMP
1.6 IP地址和端口
IP地址,用来标志 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计算机、路由器)的地址
分类:
- IPV4:32位地址,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 IPV6:128位写成8个16位的无符 整数,每个整数用4个十六进制位标识,数之间用 : 分割
特殊的 IP 地址:
- 127.0.0.1:本机地址
- 192.168.0.0 – 192.168.255.255 私有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
端口(port):
- IP地址用来标志一台计算机,但一个计算机可以提供多种应用程序,那么就需要使用端口来区分应用程序
- 范围:0 – 65535(16位整数)
端口分类:
- 0 – 1023 :公认端口(比如 80给了 WWW,21给了 FTP等)
- 1024 – 49151:注册端口(分配给用户或应用程序)
- 49152 – 65535:动态/私有端口
IP和端口API:
- InetAddress 类:封装计算机的 ip地址,没有端口
- InetSocketAddress:包含端口,用于 socket 通信
1.7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由 4部分组成:协议、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端口 、资源文件名
类似于寄信:用户(应用层)将信(数据)投入邮筒即可(邮筒的口,就是socket),进入Socket之后,怎么送信就是邮局、公路交管(传输层、 络层)等的事。
2. 络编程常用类
2.1 封装IP地址 – InetAddress
2.2 封装 IP 和 Port – InetSocketAddress
2.3 URL类
3. TCP编程
3.1 一次单向通信
-
服务器端:
-
创建 ServerSocket,在指定端口监听(方法)
并处理请求(如果客户端请求到来,返回对应的Socket,否则的话一直等待,线程也被阻塞)
-
-
客户端:
- 创建 Socket,需要指定服务器的 ip 和端口 ,向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响应
-
发送数据:
- 需要使用输出流(OutputStream),可以通过 DataOutputStream 和 ObjectOutputStream 进行包装,提高效率
-
接收数据:
- 使用输入流(InputStream),使用 DataInputStream 和 ObjectInputStream 进行包装

服务器端:
客户端:
注意:测试时,服务器端需要先启动,然后再启动客户端
3.2 一次双向通信
服务器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