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深陷云计算业务欺诈丑闻,遭股东集体诉讼

近日,据彭博 道,IBM正面临一项由股东发起的集体诉讼,指控IBM在前CEO Ginni Rometty领导下将非战略性营收转移到战略业务部门以支撑股价,并欺骗投资者。

尽管所指控之事已是旧闻,但百年科技巨头深陷欺诈丑闻,仍值得今天的企业学习与反省。

夸大增长、转移营收,IBM的云计算骗局

当地时间4月5日,一众投资者在纽约南部联邦法院提起证券欺诈诉讼,该诉讼不仅将IBM 列为被告,还包括现任和前任高管,包括前CEO Rometty、前首席财务官 Martin J. Schroeter、现任首席财务官 James J. Kavanaugh 和现任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2014年起,IBM将重心放在了提升CAMSS产品营收上,在此过程中,IBM将CAMSS产品营收数据与高管薪酬挂钩,而通过将其系统部门营收转移到CAMSS战略中,管理层便可从中获利,并推高IBM股价。为激励企业上下参与其中,IBM将大约5000名客户主管及高级员工纳入了同一个奖金补偿计划。

根据指控,2015年,IBM在升级云服务时,曾要求其客户放弃续订原有服务,并购买所谓的新云服务架构,并将其视为全新的SKU。也就是说,所谓的技术升级被套上了新产品的外衣,以此夸大云服务销售额。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2018年3月,几位IBM员工联合向彼时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Diane Gerson写了一封信,要求其召开公司内部会议讨论风气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对IBM误导资本市场的指控。

只是,相较于同期的亚马逊、谷歌,IBM并没有给予云计算业务足够的重视,而“Blue Cloud”初期也仅在其企业内部运行,并没有上升到面向市场的云计算服务层面。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IBM均认为云计算业务不会激起太大的声量,因此也并未加深相关布局。这也为其日后其云计算业务的滞缓埋下了伏笔。

直到2013年,亚马逊拿下了美国CIA技术基础设施的订单,才使IBM认识到自身战略出现的问题,同年6月,IBM通过收购Softlayer进入公有云市场。

尽管这一收购加速了IBM公有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了整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能力。但在此期间,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企业早已实现技术的飞跃,姗姗来迟的IBM已很难分到大份的蛋糕。

但显然,错失公有云市场发展,IBM并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2015年股东会议上,IBM高管曾自豪地告诉股东该年云计算业务总营收增加了50%,并对外声称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云业务”,假装成为赛道龙头。

然而,编造的故事终究逃不开被揭穿的时刻。2015年之后,云计算的重要性愈发提升,美国所有的大型企业几乎都同亚马逊云、谷歌云建立起合作关系,而没有大规模云基础设施业务的IBM则被逐渐放弃,同类赛道中,IBM营收增长率排名末流。

2018年后,为摆脱该局面,IBM朝向混合云发展,以此同亚马逊、谷歌等主攻公有云的厂商保持差异。2021年5月,IBM收购云计算软件公司Turbonomic;11月,IBM分拆出名为Kyndryl的新公司,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新CEOArvind Krishna推动IBM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转型的重要一步。此番转舵,似乎为沉寂已久的IBM注入了新的动力,财 显示,2021Q4季度IBM云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6.5%,创下至少10年来最大的涨幅。

现如今,IBM云业务似乎已从颓势中缓了过来,但过去的欺诈却不应被人遗忘,而IBM的故事或许也警醒了部分国内企业,毕竟国内科技领域亦不乏“汉芯一 ”、大规模骗补的历史。

诚然,新兴技术研发路径较长,应用乃至商业化更是缓慢,相比之下讲故事、造概念甚至抬高估值,无疑是短期获利的好门路,但虚假的繁荣终究掩盖不了现实的困境。与其收割市场,再从高位跌落,不如深耕技术,布局长远的未来。

文:威化化 / 数据猿

《2022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全景图/产业图谱1.0版》

《2021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告》

?? 创新服务企业榜???

? 创新服务产品榜

? 最具投资价值榜

? 创新技术突破榜

4f21517f0420853da01040f7b802484a.png

条漫:《看过大佬们发的朋友圈之后,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联系数据猿

北京区负责人:Summer

电话:18500447861(微信)

邮箱:summer@datayuan.cn

全国区负责人:Yaphet

电话:18600591561(微信)

邮箱:yaphet@datayuan.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