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 · 团队项目】 第二次作业
团 队 作 业 原 文:http://www.cnblogs.com/andwho/p/7598662.html
Part 0 · 简 要 目 录
- Part 1 · 项 目 背 景
- Part 2 · 需 求
- Part 3 · 做 法
- Part 4 · 好 处
- Part 5 · 竞 争
- Part 6 · 推 广
- Part 7 · 贡 献 分 分 配
- Part 8 · 评 审 表 设 计
- Part 9 · 项 目 定 位
Part 1 · 项 目 背 景
现 象
-
“ACM ICPC”:作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热门的编程赛事,规模越办越大,以清华北大、上交复旦等 985高校为首的各个高校可以说都是前仆后继,各大高校也都衍生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组织 “acm-icpc 集训队”。
-
“成 员 来 源”:以清北为首的强校队员基本来自高中有过NOI经历的选手,而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则有大部分成员是上大学前没接触过编程的所谓 “零基础选手”,从而衍生了一个独特的需求:“如何科学的引导零基础的选手一步步变强”
趋 势
-
“殊 途 同 归”: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但最后都殊途同归,需要一个实验室管理系统。
-
“已 有 雏 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实验室进行 “信息化管理”、“数据分析” 应用必将应运而生,某些985高校的校内OJ也支持了一小部分信息化管理,但做得不够极致,还有许多的需求没满足。
Part 2 · 需 求
集 训 队 成 员 的 痛 点
:新队员往往只能通过老队员的只言片语构建认知,很多退役队员都有写总结性的东西,但多在个人博客里,与实验室断节。
:常有队员花不少时间弄word版式的博客记录心得,本末倒置。
:队员经常不知道自己什么类型的题做得多,对自己的题量也没有准确的认知,一直做自己擅长的题,对能力提升无益。
:经常都找熟的人组队,然而也还是不知道队友的擅长点,要通过一场又一场血崩的比赛才暴露出一个个问题。
:没有记录补题的进度,一段时间后将忘就忘,恶性循环。
管 理 层 人 员 的 痛 点
:常常通过简单的一般排名,没办法度量队员的技能树从而拟定一些组合的可能。
:由于集训中的讲座、题解资源没被集中管理起来,每次都要重新安排人去准备内容,一是费力二是大多时候质量不佳。
:题解资源没被集中管理起来,每次都要重新安排人去准备内容,一是费力二是大多时候质量不佳。
:每次都安排人手动收集一波账 等,人力收集记录,实现统计公式等等。
:往往较长期的集训中诞生了许多优质题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全都流失。以至后人一遍遍做同样的工作,前仆后继,费时费力。
集 训 队 成 员 的 需 求
,优质的题解往往能事半功倍。
,及时意识到队伍的部分问题。
,重振旗鼓。
管 理 人 员 的 需 求
,取其精华,越做越好。
,无需人工介入又是收集账 又是写计分算法。
,提供另一个视角可能。
Part 3 · 做 法
思 维 导 图
详 细 内 容:Wonderland 项目 – 思维导图
图 片 预 览:
- 训 练 总 结 预 览 图:
【核 心 · 集 训 管 理】
- 描 述:整合每一轮的集训,包括训练用题、题解等资源;并对集训的结果提供数据分析等。
- 用 途:自动化的整合各队伍的积分,对队伍进行排名。
【核 心 · 题 解 管 理 & 标 签 系 统】
- 描 述:整合优质的题解资源,铺平后辈新生的路。
- 用 途:增加实验室成员补题的动力和效率。
【核 心 · 近 期 比 赛 整 合】
- 描 述:帮助队员了解圈内的信息、动态。
- 备 注:来自一个已有的接口。
Part 9 · 项 目 定 位
-
一个基于 web 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
一个为 acm 队员量身打造的 “云笔记” 工具。
-
一个可以打破时间限制同古人和来者进行经验交流的渠道。
-
一个提供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的 “实验室成员图鉴”。
-
一个将由一代又一代实验室成员堆砌起来的巨人。
End.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S入门技能树MarkDown入门MarkDown介绍24690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软件标书范本(技术部分)_软件技术标书-项目管理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