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存储圈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软件定义存储技术,这是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方式,最主要的形式是基于服务器的分布式存储,即Server SAN。所有存储相关的控制工作都仅在相对于物理存储硬件的外部软件中。并且这个软件不是作为存储设备中的固件,而是在一个服务器上或者作为操作系统和虚拟化的一部分。最早源于VMware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概念,如今已经自成一体,逐渐发展壮大。
Server SAN的兴起削弱了EMC等传统存储厂商的优势,有利于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新兴存储厂商。于是,在2013年时,软件定义存储开始变得轰轰烈烈起来。市场中涌现出了像Nutanix,PureStorage、Violin等十几家公司和产品。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Wilkbon 2014年预测,十年后,全球企业领域Server SAN市场将达到400亿美金,未来十年符合增长率将达到41.5%。
同样在2013年,IT届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棱镜门事件爆发。一时间,IT安全领域内掀起渲染大波,国内市场环境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以前很多用户选购IT设备的时候首选EMC、Netapp、IBM、思科等国际领先企业,但是这个事件发生后,有些用户就开始关注国产IT品牌了,尤其是国企和政府等由于政策的原因对国产IT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这给了本土创业公司非常大的的机会。

正如前面提到的背景描述那样,凯翔CEO张涛表示,当初之所以下决心做软件定义存储主要是观察到Server SAN的兴起和市场对国产化IT的关注。再加上凯翔科技的很多技术人员长期在操作系统、Linux内核、存储优化等方面做过很多研究,这对于凯翔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融合Nutanix、Nimble两家优点的EVM
现在提到软件定义存储,业内比较知名的有两家公司:一个是Nutanix,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隐性基础架构”,让基础架构像IaaS一样不可见。另一个是Nimble,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融合存储,既有大容量磁盘存储的优点,又有闪存存储速度快的优势。
凯翔科技自研的NeuStor Express VM(EVM)产品则是吸收两家公司之所长,将两种解决方案的优点结合。EVM为解决昂贵的SAN存储问题,无论是大容量存储还是融合架构或是分布式块存储设备、统一存储都完全基于x86架构。可以理解为一台物理的服务器,既为云平台提供自身的所有计算和 络资源,也同时为平台其他计算资源提供存储服务,这样使得云平台中的虚机与存储在同一可控集群内,彻底摆脱原虚机与存储分离的架构。同时,EVM利用灵活的X86基础设备,加快配置和缩放,给应用程序提供弹性存储容量,提供多虚拟机和容器支持。
与众不同的EVM
对容器的支持是EVM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以统一的基础平台既支持虚拟机的热迁移,也支持容器的热迁移。董晟解释说,原生的容器其实是不支持热迁移的。假设有A、B两台机器,容器从A迁移到B的时候,容器是不能携带着存储的数据进行热迁移的。EVM解决了当容器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一个节点时,同时对数据进行迁移的问题,这个功能使得数据可方便快速被使用在任一容器上,用户无需关心实际存放位置。
此外,EVM还支持全对等横向扩展、一系列的纠删码、在线压缩去重等功能。其中由于前面提到的凯翔科技的很多技术人员长期在操作系统、Linux内核、存储优化等方面做过很多研究,EVM可以在Linux内核层面做压缩去重。凯翔曾经有一个用户,应用环境为5台华为防火墙、5台山石防火墙,因为是异构的系统,防火墙和日志都不一样,还专门在前面再设一台防火墙来解析这些日志,解析之后再写入到存储中,而这个数据不太常用的。客户找到凯翔,需要对六个月的防火墙日志进行备存。最终,通过EVM做到了20:1的去重压缩,帮助客户节省了很多存储。
作为一款软件定义存储产品,EVM并不完全是革命式的变革,还可以帮助用户将原有的NAS/SAN系统利旧。EVM架构充分支持异构环境,有一个叫做存储 管的东西来承接原来老的存储,将其自动分配成一个存储节点,挂接于其服务器平台,提升用户的资源利用率。值得一提的是,EVM做到的不仅仅是挂接这么简单。凯翔还通过其融合存储软件实现SSD自动缓存加速迁移,使得原有的NAS、SAN存储的性能能够成倍的增长。
而对于那些全部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的用户来说,凯翔也通过自动分层服务来帮助用户节省成本,通过在集群中每个节点内安置 SSD,由每个 SSD 提供支持。当虚机需要写入数据时,根据策略数据优先写入 SSD,如果期间该数据持续热度较低,则由 自动分层技术将数据存储于大容量存储介质SATA硬盘中。在读取数据时,会优先从高速缓存 SSD 中读取,当数据热度持续上升后,数据将自动从大容量存储介质 SATA硬盘中迁移致高速缓存 的SSD。
上面说的是软件定义存储常见的自动分层技术,凯翔在通过对整个Linux内核文件系统的优化后,还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将元数据和实体文件分离,把SATA盘的元数据搬迁到SSD盘里面,这可以提升整个SATA盘的读取性能。而元数据在SSD盘中消耗的空间是非常小的,这对计费类、BI、经营分析类的应用帮助都很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