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开发阶段分类

1. 单元测试
又叫模块测试,对软件最小组成单元测试。
- 测试阶段:编码后或者编码前(TDD)
- 测试对象:最小模块
- 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 测试依据:代码和注释+详细设计文档
- 测试方法:白盒测试(对代码进行测试)
-
测试内容: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边界测试
编码前测试(TDD)为 测试驱动开发 ,即研发人员依次按照测试用例写代码.
2. 集成测试
也叫联合、联调、组装测试,将程序模块组装起来,对系统的 接口及集成后的功能 进行正确性检测的测试工作。
- 测试阶段:一般单元测试之后进行
- 测试对象:模块间的接口
- 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 测试依据:单元测试的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
- 测试内容: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模块之间功能冲突、模块组装功能正确性、全局数据结构、单模块缺陷对系统的影响
3.系统测试
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
- 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通过之后
- 测试对象:整个系统(软、硬件)
- 测试人员:黑盒测试工程师
- 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 测试内容:功能、界面、可靠性、易用性、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
系统测试包括 回归测试 和 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
及对软件核心主干流程的测试。
作用:确认软件的基本功能正确,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
(判断测试人员是否能接收本次测试)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4.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按照项目合同、任务书、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向软件购买都展示该软件系统满足原始需求。
- 测试阶段:系统测试通过之后
- 测试对象:整个系统(包括软硬件)。
- 测试人员:主要是最终用户或者需求方。
- 测试依据:用户需求、验收标准
-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 测试内容:同系统测试(功能…各类文档等)
二、按测试实施组织
1. α 测试
-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 α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即功能、局域化、可使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
2. β 测试
- Beta测试是一种验收测试。Beta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或多个场所进行。
α 测试 与 β 测试 的区别
(1)测试人员不同
- α :公司内部(除去本项目的参与人员)
- β : 用户(验收测试)
(2)测试环境不同
- α :公司内部研发环境、预发布环境
- β : 用户环境
(3)先后顺序
- α :在前
- β : 在后
(4)时间长短
- α :较短
- β : 较长
3. 第三方测试
介于开发方和用户方间的组织的测试。
三、按是否运行划分
1. 静态测试
- 测源码(语法、接口、业务处理逻辑)+文档(正确性、完整性、可读性)
2.动态测试
- 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构造测试用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四、按是否手工划分
1.手工测试
- 手工测试就是由人去一个一个的输入用例,然后观察结果,和机器测试相对应,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的一个步骤。
- 优点:自动化无法替代探索性测试、发散思维结果的测试。
- 缺点:执行效率慢,量大易错。
2.自动化测试
- 将测试过程代码化,让测试工具自行测试。把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换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
- 包括:功能测试自动化、性能测试自动化、安全测试自动化
五、按是否查看代码划分
1. 黑盒测试
- 即功能测试,对软件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与输入,看操作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期望和需求。
- 不看代码,只对软件的功能测试。
2.白盒测试
- 对代码进行测试,测试代码的接口、业务逻辑、数据结构、错误处理、边界值、路径等。
3. 灰盒测试
- 白盒 + 黑盒 = 灰盒
既关注代码的业务逻辑,又关注其功能。
六、按测试地域划分
1.国际化测试
企业规模大
2.本地化测试
七、按测试对象来划分
1.功能测试
2.业务测试
- 对业务流程进行测试(除主干),模拟真实用户实际的工作流程。
3.界面测试
- 布局是否合理、整体风格是否一致、各控件的位置是否符合业务习惯、界面操作便捷性等
4.容错性测试
- 容错性测试是检查软件在异常条件下自身是否具有防护性的措施或某种灾难性恢复的手段。当系统出错时,能否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修正错误并重新启动系统。
输入异常数据,以检验系统的保护性。 - 灾难恢复性测试
- 通过各种手段,让软件强制性的发生故障,然后验证系统已保存的数据是否丢失。从而估测平均修复时间,确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5.文档测试
- 开发文件:可行性研究 告、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
- 用户文件: 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用户文档的作用:改善易安装性;改善软件的易学性与易用性;改善软件可靠性;降低技术支持成本。
- 管理文件:项目开发计划、测试计划、测试分析 告、开发进度月 、项目开发总结 告
文档测试的关注点:
- 文档的术语
- 文档的正确性
- 文档的完整性
- 文档的一致性
- 文档的易用性
6.兼容性测试
- WEB测试
- APP测试
7.易用性测试
- 易用性(Useability)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 易用性属于人体工程学的范畴,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一门将日常使用的东西设计为易于使用和实用性强的学科。
8.安装测试
- 测试程序的安装、卸载
9.安全测试
10.性能测试
- 资源利用率
- 响应时间
- 执行间隔
- 吞吐量
- 辅助存储区
- 处理精度
11.内存泄漏测试
- 造成泄露的原因
- 分配完内存之后忘了回收。
- 程序写法有问题,造成没办法回收。
- 某些API函数的使用不正确,造成内存泄露。
- 没有及时释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