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目录
- 等价类划分方法
- 边界值分析方法
- 错误推测方法
- 因果图方法
- 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功能图分析方法
- 场景设计方法
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一、方法简介
1、定义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2、判定表的优点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3、“阅读指南”判定表
名称 | 解释 |
---|---|
条件桩(Condition Stub) | 列出了问题得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的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
动作桩(Action Stub) | 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 | 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
动作项(Action Entry) | 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
5、规则及规则合并
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既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
化简:就是规则合并有两条或多条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其条件项之间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关系。
6、规则及规则合并举例
(1)如下图左端,两规则动作项一样,条件项类似,在1、2条件项分别取Y、N时,无论条件3取何值,都执行同一操作。即要执行的动作与条件3无关。于是可合并。“-”表示与取值无关。
1 | 2 | 3 | 4 | ||
---|---|---|---|---|---|
问题 | 你觉得疲倦吗/td> | – | – | Y | N |
问题 | 你对内容感兴趣吗/td> | Y | Y | N | N |
问题 | 书中内容使你胡涂吗/td> | Y | N | – | – |
建议 | 请回到本章开头重读 | x | |||
建议 | 继续读下去 | X | |||
建议 | 跳到下一章去读 | x | |||
建议 | 停止阅读,请休息 | x |
7、判定表的建立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 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2n种规则。
-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 填入条件项。
- 填入动作项。等到初始判定表。
- 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二. 、例子
(1)例子1
问题要求:”……对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维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10年以上的机器,应给予优先的维修处理……” 。这里假定,“维修记录不全”和“优先维修处理”均已在别处有更严格的定义 。请建立判定表。
解答:
①确定规则的个数:这里有3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故应有222=8种规则。
②列出所有的条件茬和动作桩:
⑤化简。合并相似规则后得到图。
(3)例子3
用决策表测试法测试以下程序:该程序有三个输入变量month、day、year(month、day和year均为整数值,并且满足:1≤month≤12和1≤day≤31),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年份,通过程序可以输出该输入日期在日历上隔一天的日期。
例如,输入为2004年11月29日,则该程序的输出为2000年12月1日。
- 分析各种输入情况,列出为输入变量month、day、year划分的有效等价类。
-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结合以上等价类划分的情况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 根据(1)和(2),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
分析如下:
(1)month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month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
---|
M1: {month=4,6,9,11} |
M2: {month=1,3,5,7,8,10} |
M3: {month=12} |
M4: {month=2} |
(2)day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day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
---|
D1:{1≤day≤26} |
D2: {day=27} |
D3: {day=28} |
D4: {day=29} |
D5: {day=30} |
D6: {day=31} |
(3)year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year变量的有效等价类 |
---|
Y1: {year是闰年} |
Y2: {year不是闰年} |
(4)考虑各种有效的输入情况,程序中可能采取的操作有以下六种:
序 | 操作 |
---|---|
a1 | day+2 |
a2 | day=2 |
a3 | day=1 |
a4 | month+1 |
a5 | month=1 |
a6 | year+1 |
4、判定表在功能测试中的应用
(1)一些软件的功能需求可用判定表表达得非常清楚,在检验程序的功能时判定表也就成为一个不错的工具。如果一个软件的规格说明指出:
- 当条件1和条件2满足,并且条件3和条件4不满足,或者当条件1、3和条件4满足时,要执行操作1。
- 在任一个条件都不满足时,要执行操作2。
(2)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它能把复杂的问题按各种可能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简明而易于理解,也可避免遗漏。
- 缺点: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3)B. Beizer 指出了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 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 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 如果某一规则得到满足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B. Beizer提出这5个必要条件的目的是为了使操作的执行完全依赖于条件的组合。其实对于某些不满足这几条的判定表,同样可以借以设计测试用例,只不过尚需增加其它的测试用例罢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