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本阶段完成系统的大致设计并说明系统的数据结构与软件结构,本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细化软件设计阶段得出的软件盖帽。把它加工成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源程序开发的软件标识。
1.2背景
说明:
-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机房收费管理系统
- 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
项目的提出者:米新江教授
项目的开发者:田泽凯
项目的用户:廊坊师范学院全体师生
1.3定义
逻辑结构:简称数据结构,用来实现用户观点的系统结构的标识。
管理员:系统的最高级权限的用户。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
-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
《软件工程概述》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输入的项目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学生执行上机和下机,操作员可以对学生进行注册,充值,退卡等操作。
2.2运行环境
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Windows7及以上的操作系统。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一般用户:登录,查询,上下机,修改密码
操作员: 登录,一般用户的全部权限,充值、注册、退卡,基本信息维护
管理员:登录,操作员的权限,结账账单 表,基础数据
2.4结构
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一般用户 |
操作员 |
管理员 |
程序n |
|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 |
√ |
√ |
√ |
|
修改密码 |
√ |
√ |
√ |
|
注册充值退卡 |
√ |
√ |
||
账单与记录 |
√ |
2.6人工处理过程
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需要时刻的备份数据,以上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数据丢失。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无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说明将向用户提供的命令和它们的语法结构,以及软件的回答信息。
暂无
3.2外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同外界的所有接口的安排包括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本系统与各支持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
暂无
3.3内部接口
说明本系统之内的各个系统元素之间的接口的安排。
程序每部的各个模块的函数调用,参数传递,返回值的方法进行信息传递。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说明对系统施加不同的外界运行控制时所引起的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块组合,说明每种运行所历经的内部模块和支持软件。
系统时基于VB6.0的开发工具下完成的,多窗口的环境下通过调试模块内实现不同窗体的连接。
4.2运行控制
说明每一种外界的运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骤。
暂无
4.3运行时间
说明每种运行模块组合将占用各种资源的时间。
- 一般用户模块会经常运行,占用数库使用时间的1/2
- 操作员模块使用次之,占用数库使用时间的1/3
- 管理员模块使用的较少,占用数库使用时间的1/6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形式:通过数据库建立的主外键来关联这些数据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出错信息
错误类型 错误提示:
输入不合法 文本框变红,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文本框变红
程序运行错误, 基于相应的出错提示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当出现自然灾害,硬盘损坏、或者病毒攻击时,进行数据恢复即可。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 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 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如下的矩阵图的形式;
系统较小,没有涉及过多的模块,所有维护过程中只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即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