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企业运维之varnish

Linux企业运维之varnish

  • varnish简介
      • Varnish程序结构
      • Varnish Configuration Language (VCL)
  • 实验步骤:
      • 搭建varnish服务器
      • 负载均衡
  • cdn 推送平台
      • cdn 的概念
      • cdn 的简单测试

varnish简介

Varnish与一般服务器软件类似,分为master(management)进程和child(worker,主要做cache的工作)进程。master进程读入命令,进行一些初始化,然后fork并监控child进程。child进程分配若干线程进行工作,主要包括一些管理线程和很多woker线程。
针对文件缓存部分,master读入存储配置(-s file[,path[,size[,granularity]]]
),调用合适的存储类型,然后创建/读入相应大小的缓存大文件。接着,master初始化管理该存储空间的结构体。这些变量都是全局变量,在fork以后会被child进程所继承(包括文件描述符)。
在child进程主线程初始化过程中,将前面打开的存储大文件整个mmap到内存中(如果超出系统的虚拟内存,mmap失败,进程会减少原来的配置mmap大小,然后继续mmap),此时创建并初始化空闲存储结构体,挂到存储管理结构体,以待分配。
接着,真正的工作开始,Varnish的某个负责接受新HTTP连接的线程开始等待用户,如果有新的HTTP连接过来,它总负责接收,然后叫醒某个等待中的线程,并把具体的处理过程交给它。Worker线程读入HTTP请求的URI,查找已有的object,如果命中则直接返回并回复用户。如果没有命中,则需要将所请求的内容,从后端服务器中取过来,存到缓存中,然后再回复。
分配缓存的过程是这样的:它根据所读到object的大小,创建相应大小的缓存文件。为了读写方便,程序会把每个object的大小变为最接近其大小的内存页面倍数。然后从现有的空闲存储结构体中查找,找到最合适的大小的空闲存储块,分配给它。如果空闲块没有用完,就把多余的内存另外组成一个空闲存储块,挂到管理结构体上。如果缓存已满,就根据LRU机制,把最旧的object释放掉。
释放缓存的过程是这样的:有一个超时线程,检测缓存中所有object的生存期,如果超初设定的TTL(Time To
Live)没有被访问,就删除之,并且释放相应的结构体及存储内存。注意释放时会检查该存储内存块前面或后面的空闲内存块,如果前面或后面的空闲内存和该释放内存是连续的,就将它们合并成更大一块内存。
整个文件缓存的管理,没有考虑文件与内存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的object都考虑是在内存中,如果系统内存不足,系统会自动将其换到swap空间,而不需要varnish程序去控制。

Varnish程序结构

  • Management进程
    Management进程主要实现应用新的配置、编译VCL、监控varnish、初始化varnish以及提供一个命令行接口等。Management进程会每隔几秒钟探测一下Child进程以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在指定的时长内未得到Child进程的回应,Management将会重启此Child进程。

管理的接口

  • Cacher进程 进程包括多个线程

Varnish Configuration Language (VCL)

  1. Receive 状态,也就是请求处理的入口状态,根据 VCL 规则判断该请求应该是 Pass 或 Pipe,或者进入
    Lookup(本地查询)。

  2. Lookup 状态,进入此状态后,会在 hash 表中查找数据,若找到,则进入 Hit 状态,否则进 入 miss 状态。

  3. Pass 状态,在此状态下,会进入后端请求,即进入 fetch 状态。

  4. Fetch 状态,在 Fetch 状态下,对请求进行后端的获取,发送请求,获得数据,并进行本地 的存储。

  5. Deliver 状态, 将获取到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然后完成本次请求。

Vcl内置函数和处理流程(状态引擎)

Linux企业运维之varnish
未完,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58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