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原则—-开-闭原则(OCP)

设计一个模块时,应当使该模块在不被修改的前提下被扩展,即可在不必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改变该模块的行为。

 陈述:
 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同时还可以是不必修改的,更确切的说,函数实体应该:
(1)对扩展是开放的
当应用的需求变化时,我们可以对模块进行扩展,使其具有满足改变的新的行为。即:我们可以改变模块的功能
(2)对更改是封闭的
对模块进行扩展时,不必改动模块已有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

分析:

  • 世界是变化的(而且变化很快),软件是对现实的抽象。—->软件必须能够扩展
  • 如果任何修改都需要改变已经存在的代码,那么可能导致牵一发动全身现象,进而导致雪崩效应,使软件质量显著下降。

实现OCP的关键是抽象:

例1:既不开放也不封闭的Client:

  • 设计中ClientInterfece类是一个拥有抽象成员函数的抽象类。Client类使用一个抽象类,然而Client的对象却是用Server类的派生类的对象。
  • 如果希望Client对象使用一个不同的服务器类,那么只需从ClientInterfece类派生一个新的类,无需对Client类做任何改动。

问题:
为什么上述的ClientInterface这个类要取这么个名字,而不叫AbastractServer
其实这里面蕴含了一个思想:

——client类中更多的描述了高层的策略,而Server类中是对这些策略的一种具体实现。

  • 而接口是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client端的关系更加密切。
  • ClientInterface中定义了client期望Server做什么,而server具体类是对client这种要求的一种具体实现。
  • OCP原则要求我们清晰地区分策略和策略的具体实现形式。允许扩展具体的实现形式(开放),同时将这种扩展与策略隔离开来,使其对上层的策略透明(封闭)。

例2:

例2的问题:

这个程序不符合OCP,如果需要处理的几何图形中再加入“三角形”将引发大量的修改。

  •  僵化的

增加Triangle会导致Shape、Square、Circle以及DrawAllShapes的重新编译和部署

  •  脆弱的

因为存在大量的既难以查找又难以理解的Switch和If语句,修改稍有不慎,程序就会莫明其妙的出错

  •  牢固的

想在一个程序中复用DrawAllShapes,都必须带上Circle、Square,即使那个程序不需要他们

例2 修改后的设计:

完全封闭了吗/span>

  •  上述代码并不完全封闭——“如果我们希望正方形在所有圆之前绘制”会怎么样—对绘图的顺序无法实现封闭
  • 更糟糕的是,刚才的设计反而成为了实现“正方形在所有圆之前绘制”功能的障碍。

小结:

  •  一般而言,无论模块多么“封闭”,都会存在一些无法对之封闭的变化

             没有对所有变化的情况都封闭的模型

  • 我们怎么办/li>

             既然不可能完全封闭,我们必须有策略的对待此问题——对模型应该封闭那类变化作出选择,封闭最可能出现的变化
             —-这需要对领域的了解,丰富的经验和常识。
            ——–错误的判断反而不美,因为OCP需要额外的开销(增加复杂度)
            —-敏捷的思想—— 我们预测他们,但是直到我们发现他们才行动

OCP—-封装思想的体现

对可变性的封装原则:

  •  找到一个系统的可变因素,将之封装起来。
  •  考虑你的设计中什么会发生变化——-对应思路:什么会导致设计改变

具体的:

  •  一种可变性不应该散落在代码的很多角落里,而应被封装在一个对象里。(继承可看作封装变化的方法。)
  •  一种可变性不应与另一种可变性混在一起。(继承层次不应太多。)

相应设计模式:

  •  Strategy
  • Simple Factory
  • Factory Method
  • Abstract Factory
  • Builder
  • Bridge
  • Fa?ade
  • Mediator

参考资源: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著作,李英军 马晓星 蔡敏 刘建中译,机械工业出版 ,2005.6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Robert C. Martin著,邓辉译,清华大学出版 ,2003.9

《设计模式解析》,Alan Shalloway等著(徐言声译),人民邮电出版 ,2006.10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1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11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