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程序员真的要被淘汰了么?

1、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员工,注意不是研发程序员,是交付的工程维护人员。
2、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的老员工,这个才是真的针对程序员的。
3、前几个月华为轰轰烈烈的2000研发将士出征本质上跟第1点没区别,也是变相的裁员,因为这些研发员工输出之后大部分人会很快自行离职或者被考核离职,幸存的比例并不高。

从集团前10月经营情况看:运营商BG稳健已经是追求目标,高增长将成为历史,作为公司目前最大业务群,调整是难免;消费者BG是红海,利润远没有运营商那样丰厚可期,增量利润却难于大增,利润不高增长不是华为的好追求;企业BG未看到大的增长点,依旧难挑大梁,生存依旧是目前重任。说说有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措拖,估计明年开始执行。1、为保持公司年轻化:退休政策即将微调,从45岁可以退休改变了45岁须退休,想继续工作的,需人力资源部重新审批。2、股票饱和值改变:随着股价越来越高,以饱和值来匹配岗位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微调为定岗定级定数,以股票 TUP数量来衡量饱和度。3、大调整:业软绝大多数部门划到GTS,仅留研发强相关部门在研发体系。4、CBG逐步独立化,大中华区独立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全球开始与片联剥离,逐步独立经营。5、将士出征只是第一步,运营商BG缩身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调。

1.兴趣。
虽然现在编程不是我的工作的重心,可我依然对写代码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得不承认,其实在写程序方面我并没有天赋,没有编出在行业里名声鹊起的软件,但一直爱好,看到感兴趣的新编程技术总会手痒去试试。可能是性格使然,我喜欢静静写代码的感觉,比起复杂的人际,我更愿意和电脑在一起,去享受编程的自由和宁静,虽然这样的安静时刻很少,大部分时间都要赶项目、“救火”。我希望自己退休的时候,依然还能写代码。
2.工作需要。
无论做产品的研发,还是系统的架构,最后的产品或系统都是代码汇集而成,从代码的角度来思考产品,对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一定有帮助;反过来一个程序员可以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来思考产品,必然会对产品的业务逻辑、用户体验、使用交互和用户心理有深刻的理解。通过编程,可以让软件工程师保持技术的敏感性,充满活力,从而促进产品的研发。如果一个只做ppt,画画架构图的架构师,很可能与产品之间存在隔膜。一个产品无论被产品经理设计得多么精妙,被架构师设计的多么精致,最终的实现都是靠程序员一行行代码来实现。如果一个程序员对待产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每一行代码倾注自己的情感,那么这个产品就是有温度、有感情、会呼吸的产品。如果一个程序员只把自己当作生产线上的码农,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就是苍白而毫无生命力的东西。从程序员转到产品经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另一位著名的技术出生的产品经理马化腾曾说:

产品和服务是需要大量技术背景支持的,我们希望的产品经理是非常资深的,最好是由做过前端、后端开发的技术研发人员晋升而来。好的产品应该交到一个有技术能力、有经验的人员手上,这样会让大家更加放心。如果产品经理不合格,让很多兄弟陪着干,结果发现方向错误,这是非常浪费和挫伤团队士气的。

面对焦虑,我的方法是学习,用学习这样的行动去消除内心的焦虑,比如学习新的技术,学习投资理财,学学哲学,阅读历史,虽然我爱好编码,但我的生命不能只有代码,应该扩展生命的维度和广度,让生活更丰富一些,工作的目的不是工作本身,工作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一个终生学习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是不会被生活“清理”,不会被时代淘汰。 我有这样的信心,希望你也有。

我的 站:守望轩

你也可以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 

40岁程序员真的要被淘汰了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