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压缩第九次作业:JPEG原理分析及JPEG解码器的调试

实验目的:
掌握JPEG编解码系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复杂的数据压缩算法实现,并能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实现所对应数据的输出。
主要设备:
安装Windows和Visual Studio软件的个人计算机
实验内容:
一、JPEG:
1.基本定义: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JPEG标准的产物,该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是面向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一种压缩标准。 [1] JPEG格式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后缀名为.jpg或.jpeg。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最开始输入命令行的时候可能出现 错:
“错误 D8016 “/ZI”和“/Gy-”命令行选项不兼容 ”
在查找了一下之后,发现需要做以下操作即可解决:

此部分的结构体则是包含整合了以上两个结构体中的内容,在解码过程中,我们会频繁使用到这个结构体。在这个结构体中,其保存了图像的所有基本信息,在解码完成之后,该结构体存储JPEG文件中的具体信息。
而后我们再从主程序最开头开始理解程序的框架: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output_format = TINYJPEG_FMT_YUV420P;//将输出格式初始化为yuv420格式  char *output_filename, *input_filename;//定义两个指针,用来输入输出文件  clock_t start_time, finish_time;  unsigned int duration;  int current_argument;//定义变量用来选取命令参数  int benchmark_mode = 0;#if TRACE//在头文件中,已经定义了TRACE的初始化值为1,如果TRACE不为1,则这步不会调用  p_trace=fopen(TRACEFILE,"w");  if (p_trace==NULL)  {   printf("trace file open error!");  }#endif  if (argc  3)    usage();  current_argument = 1;  while (1)   {if (strcmp(argv[current_argument], "--b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