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考研初试时间规划和用书推荐

背景

上个月底,电子科大软件学院的复试结果出来,笔者幸运地被录取为学硕。这两天心情平复下来后,趁着单位也没什么事儿,就想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向后来考研人推荐一下初试的时间规划和复习用书,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时间规划

何时开始

大多数人说考研从3、4月份开始准备,此言不差,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笔者去年要参加学院的企业实习必修课,在头条Android研发岗实习了半年之久,3、4月份根本没精力复习,因此笔者的复习计划到了8月初才能进行,虽然初试结果不高(只过线了8分,不敢跟动辄360、390、400的神人相比),但似乎并不影响最后录取。

因此,我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何时开始考研的复习,没啥事儿的话,现在开始是可以的,有事儿的话,暑假开始也不迟。

不过,结合个人经历,笔者就八月初开始复习,介绍下时间安排

各科时间点

考别的学校别的学院我不知道,如果是考电子科大软件学院,考试科目一定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和860软件工程基础综合(也就是计算机 络和软件工程),因此,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去年我的时间进度安排

考研时间点规划
       八月初到国庆 国庆到11月初 11月初到12月初 考前两周
政治 看完肖秀荣《精讲精练》及习题 做完肖秀荣《1000题》 做完肖秀荣的十年真题 背肖八肖四
英语 看朱伟词汇视频 做十五年真题 撂着 再做十五年真题
数学 做完李永乐《复习全书》和《分阶段训练》 李永乐《660题》 做完李永乐《十五年真题》 做李林模拟题
专业课 撂着 撂着 看上课的幻灯片和红果研讲义 看上课的幻灯片和红果研真题

时间安排解释

政治

政治跟着肖秀荣走就行,买书的话他还会送你视频课,不过那些视频课我觉得不看也罢

关于政治做笔记,马哲部分肯定在于理解,没必要做笔记,后面的近现代史和当代政治,多看看就行,主要是后面背肖八肖四

至于真题,我觉得做政治真题的意义在于熟悉考题难度和形式,认真做归认真做,主要关注选择题,但能对多少不必太上心,笔者头一次做真题时,选择题只有20多分,但不影响后面考试结果。

最后的肖八肖四才是重点,但前面的铺垫过程也不可省略。做肖八肖四时,把错的选择题总结起来,时常复习,大题按照他画的要点背就行。笔者最后一个月把肖八肖四所有大题背了四五遍,再背就背恶心了。

关于肖秀荣两本小册子,我觉得当小说看就行,后面的题目可以做一下,主要是选择题,大题当小说看。因为国际形势和当代政策主要是拓广知识面,能记住最好,记不住拉到,反正这部分考试时只有一道多选题(好像),肯定不会有大题

英语

考研英语主要是词汇,学词汇最好在句子中学,因此我比较推荐朱伟的词汇课视频,不一定是最新的,前两年的都行,前一两个月就跟着他走完三十单元,而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头一遍做真题主要是把文章的每个句子看懂,正确率尽量提高。后面的翻译题和大小作文不必管他,因为前面几篇文章的生词都会了(也不必都会,不影响理解句子含义就行),后面的五个翻译题也不会太吃亏,小作文是写信,直接按高中的方式走,大作文是看图作文,给出一幅图,下面会要求你先描述图画内容,在说明图画含义,最后给出自己的评论,按着这个写就行,不可能凑不够字数,也不容易跑题。反正整个主观题得个及格分就行了,因为主观题总分40,扣16分,总分还剩84,前面的答好,总分上70不难,而70就够用了

考前做第二遍真题是为了保持题感,这是就要求正确率了,完型总共20个,一个才半分,错五六个都正常,阅读25个,一个2分,最好控制在错3个以下,英语不可能拖后腿了

数学

数学才是重头戏,前期跟着李永乐走,把《复习全书》和《分阶段训练》的每一道题都做一下,做不出来就看答案,看完了自己再做,直到做完,完了可以把值得收藏的题或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以便以后回顾,重要的知识点(等价无穷小、麦克劳林展开式、常微分方程、矩阵秩相关结论、常见分布的期望方差等)也要整理起来。一般说来,我推荐复习一章《复习全书》,写一章《分阶段训练》。

2个月过完两本书后,就可以做李永乐的《660题》了,名曰《660》,实则800,都是填空选择,一天30-50道的速度走,不会的或做错的总结起来,基本就到了11月。11月就可以做真题了,要计好时,选择填空1小时做完,做不完也撂着,否则后面可能没时间,大题的话,建议从后两道概率论开始做,因为概率论相对简单,解法固定,然后开始做线性代数,一般只是计算量有点儿大,但不离谱,仔细演算应该没问题,最后做微积分,微积分最后两个积分题计算量比较大,但基本也是固定类型的题(19年除外,后面再说),如果长时间算不出来也可以放弃,来腾时间做前面空下来的题,或进行检查。一般说来,只要不碰上过于坑爹(不按常理出招)的卷子,数学应该120左右,才不至于拖后腿

最后俩月主要是复习错题和笔记,以及做李林的模拟题。事实证明(鄙人的血泪教训),李林押的题是真的准,很可能就碰上原题了,不得不引起重视。

专业课

科大软件学院的专业课考试比较公平,因为不发布历年真题,即便有前辈回忆起来的部分真题,会发现跟上课讲的东西关系不太大,甚至无规律可循,比如今年软件工程大题竟然不考流程图用例图,给大家的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点不着边际。

唯有两本参考书,一个是《计算机 络–自顶向下的研究方法》,另一个是《软件工程–实践着的研究方法》,但这两本书太厚了,当小说看还差不多。

所以大部分人专业课分数都在90左右,但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极个别牛人专业考的很高的,今年有人考了130多,去年有人竟然考了满分,他们是把那两本厚书拿来背的吗我就无话可说了,但仍觉得没必要,因为只要不出极大的意外,软件学院专业课复试线都是60或70,这个基础靠谱的话,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一天的规划

总体来说,我的复习计划是一周复习6天,剩下一天睡觉踢实况下军棋。复习那6天,早上7点半起来吃早饭,8点左右到图书馆(晚了就没位置了),然后11点多吃午饭,回宿舍午休,下午2点起来再到图书馆,5点多吃晚饭,散步,晚上9点多或10点多回宿舍睡觉。

前期的话以数学为主,因此白天一天基本都是复习李永乐那两本书,晚上就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

到了国庆后,上午做数学的《660》,下午做肖秀荣的《1000题》(选择题大约1天50-100道,大题看看就行),晚上写一年的英语真题或总结

11月份,上午数学真题,下午政治真题,晚上看专业课真题或幻灯片

到考前两周,则是上午李林模拟题,下午英语真题和肖八肖四(如果肖八肖四做完了,就看专业课),晚上肖八肖四(做题或背)

PS:肖八肖四原则上我建议先做完再背,背的熟的话也可以默写,做题进度要快些,一天2套,背的话可以1天4套,因为只背大题

 

如上,就是我推荐的复习时间安排(就是我本人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下面我给出各科各阶段的推荐书目

推荐参考书

推荐参考书
           八月初-国庆 国庆-11月初 11月初-12月初           考前两周
政治 《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十年真题》 《肖八肖四》
英语 《朱伟词汇课》(视频) 《十五年真题试卷版》 《十五年真题试卷版》
数学

《李永乐复习全书》

《李永乐分阶段训练》

《李永乐660题》 《李永乐十年真题》 李林模拟题
专业课

红果研参考书

课程幻灯片

红果研参考书

课程幻灯片

结语

去年下半年并不只是考研,九月份的实习答辩,11月份的毕设实习动员大会,12月份的计算机 络重修考试和找实习,期间还选了两门选修课凑学分,以及体测。关键是分清每一时间段的主要矛盾,然后针对性地调整计划,比如找实习,11月中旬学院要求我们开始准备找实习完成毕设,我就只能牺牲晚上下军棋的时间复习技术知识,准备简历,这次投简历只投了两次,一次只有两三家,参加了2家的视频面试,一次就是一下午,拿到京东Android研发聘书后,就打住了,因为毕设实习单位已经找到了。

言归正传,总的来说,软件工程的复试线要比计算机的低很多,后者今年340,前者只有310,因此软工的初试容错率还是很大的,再加上可能是前两年软工学硕竞争过于惨烈,今年学硕过线者只有29个(招28个),因此笔者歪打正着入了围(也是临时起意想考研试试,考不上再找工作)。

明年怎样就不好说了,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的看运气了。

在文章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考研复试体会里,我会记录软院复试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关于初试的一些时间点,比如 名、现场确认等,请参见文章电子科大信息与软件学院考研之初试关键时间点

最后分享一下18年专业课的复习课件(其实就是我们上课的课件),但不保证管用: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nrkZgrvH2-pRx2yBt4qog 
提取码:mtar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