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一、在QuartusII 中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 4 位加法器
-
- 1.在之前的实验基础上设计4位全加器
- 2.仿真波形图
- 3.引脚绑定
- 4.硬件测试
- 二、应用QuartusII 完成基本组合电路设计
-
- (一)2选1多路选择器
-
- 1.新建VHDL 文件
- 2.仿真波形图
- (二)多路选择器
-
- 1.新建VHDL 文件
- 2.仿真波形图
- (三)引脚锁定以及硬件下载测试
-
- 1.2选1多路选择器
- 2.多路选择器
- 三、应用QuartusII 完成基本时序电路的设计
-
- (一)触发器设计
-
- 1.新建VHDL文件
- 2.仿真波形图
- (二)锁存器设计
-
- 1.新建VHDL文件
- 2.仿真波形图
- (三)引脚绑定以及硬件下载测试
-
- 1.触发器
-
- (1)引脚绑定
- (2)硬件测试
- 2.锁存器
-
- (1)引脚绑定
- (2)硬件测试
- 四、总结
- 参考资料
一、在QuartusII 中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 4 位加法器
(1) 实验目的:熟悉利用QuartusⅡ的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组合电路,掌握层 次化设计的方法,在实验一(1位加法器)的基础上,通过一个4位全加器的设 计,掌握利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输入方式的电子线路设计的详细流程。
(2) 实验原理:一个4位全加器可以由4个1位全加器构成,加法器间的进位可以 串行方式实现,即将低位加法器的进位输出cout与相临的高位加法器的最低 进位输入信 cin相接(串行进位加法器)。
(3) 实验内容: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原理图设计,利用实验一获得的1位全加器 构成4位全加器,见图2.1。注意总线连接方式必须对连线命名,方法是单击 要命名的连线,出现光标后直接输入连线的名字,如总线a[3…0],或单线a0。 并完成编译、综合、适配、仿真和硬件测试。
1.在之前的实验基础上设计4位全加器
S=A+B+C1,
C1=‘1’(‘0001’)
S>15时进位C为1
实验一:Quartus II :1位全加器设计
打开之前的项目,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之前封装的1位全加器可以直接使用:
原理图:
设为顶层文件,保存后编译:
2.仿真波形图
波形图:
选定了引脚之后原理图文件一定要再编译一次,才能真正把引脚绑定上。引脚绑定好并编译过的文件如图:
则出现下载界面。第一次下载需安装硬件。即在下载界面中点击按钮“hardware setup…”,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USB blaster”,再点击“ok”,则硬件被安装上。
代码:
设为顶层文件,保存并编译:
2.仿真波形图
当s=0时,y取a的值,s=1时,y取b的值
代码:
设为顶层文件,保存并编译:
2.仿真波形图
按照前面的2选1的方法,先在a2,a3中按s0的取值变化选出一个数(假设为b0),再从a1和b0中按s1的取值变化选出最后的数,输出为outy.
观测图:
s=0,y取a的值,s=a=0
s=0,y取a值,y=a=0
2.多路选择器
引脚绑定:
intput:
s0=0,b=0=a2=0;s1=0,outy=a1=1;
s0=1,b0=a3=1;s1=1,outy=a1=1
代码编写:
设为顶层文件,编译运行:
2.仿真波形图
输入一组波形,当且仅当CLK为上升沿的时候,Q输出D的值;否则,Q保持原值不变。
仿真图:
代码编写:
设为顶层文件,编译运行:
(2)硬件测试
(2)硬件测试

四、总结
4位全加器:在完成了1位全加器的设计后就比较容易了,只要将1位全加器封装好,直接使用4个1位全加器串行连接就比较容易了。
选择器:掌握VHDL语言的基本语法,知道选择器的逻辑后就比较好写代码了
触发器和锁存器:明确相关逻辑后进行代码编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来完成这次的实验,由于部分器件的引脚过多,会有点儿记不清对应的位置,在验证时会有些混乱。
参考资料
锁存器、触发器和寄存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26/8117113143003042.sht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