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华人学者入选!2022年ACM杰出会员名单公布!

Enhong Chen(陈恩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郝丹教授于200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主要研究软件测试。共计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发表于CCF A类期刊会议论文近20篇。

她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包括优青项目和国际(与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等。并于2016年获聘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学者)。

Longbo Huang(黄隆波),清华大学

刘世霞,现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软件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可解释机器学习,文本可视分析和文本挖掘。

她于199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98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近年来在ACM/IEEE Transactions和CCF A类会议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40余项发明专利。

她于2020年获清华大学第十七届良师益友奖,入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可视化学院(IEEE Visualization Academy,可视化名人堂),2021年当选IEEE Fellow。

Xuanzhe Liu(刘譞哲),北京大学

郑子彬是中山大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以及软件工程系主任。他于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移动互联 、大数据挖掘、软件服务、机器学习、区块链。

他曾出版Springer英文学术专著1部、并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ACM/IEEE Transactions 26篇、获得CCF A类及B类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2次、最佳论文奖提名2次,论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1400次,H-Index为50。

他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18年区块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50篇论文、ICSE2010的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CWS2010的最佳学生论文奖等。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

Yu Deng(邓豫),IBM Research

Xuanhui Wang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

他曾在雅虎实验室从事推荐系统和 络搜索排名问题的研究。他的博士研究是关于改善 络搜索的困难查询。他还研究了从大规模的搜索日志中挖掘知识,以及从时间性文本流中挖掘突发模式。

Jing (Jane) Li,宾夕法尼亚大学

林守德教授拥有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密西根大学电机硕士、南加州大学计算语言学硕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目前是Appier的首席机器学习科学家,台湾大学资讯工程学系的教授。

他的研究包括机器学习和资料探勘、 群 络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曾创立台大的机器发明与 群 路探勘实验室。

Zhiqiang Lin,俄亥俄州立大学

吕思伟是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纽约帝国创新教授,UB媒体取证实验室(UB MDFL)主任,以及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信息完整性中心(CII)的创始联合主任。

他是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实验室(CVML)的创始主任。也是IEEE、IAPR和AAIA的会员,ACM的高级会员。

他于2005年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取证、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并发表了190多篇有参考价值的期刊和会议论文。

Zhuoqing Morley Mao(茅斫青),密歇根大学

Qinru Qiu是雪城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教授兼EECS研究生项目主任。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动态电源和热管理,能量采集实时嵌入式系统的功率,以及性能优化和认知应用的神经形态计算和高性能计算。

她于1994年在浙江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习学位,1998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得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在南加州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Haiying Shen,弗吉尼亚大学

Li Shen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信息学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医学图像计算、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 络科学、视觉分析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科学。

他于2004年获得达特茅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于199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于1993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Houbing Herbert Song(宋厚冰),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

孙怡舟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大规模信息 络分析、 会 络、链接分析,图挖掘、Web 挖掘、文本挖掘,数据挖掘、数据库系统、统计学、机器学习、信息检索、 络科学等。

她于2012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UIUC)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硕士和学士学位。

Nian-Feng Tzeng(曾年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

Haining Wang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因为为 络和云安全做出的贡献,他在2020年当选IEEE Fellows。

他于200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域名系统和内容分布式 络中的安全问题、软件中释放后使用漏洞的防御、在线信誉系统、数据中心内部的能源/电力攻击和对策、隐蔽云中的通道攻击和对策、基于行为生物识别的用户身份验证、自动在线机器人检测、透明反 络钓鱼以及对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Harry X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Kun Yang是埃塞克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学院 (CSEE) 的讲座教授,以及 络融合实验室 (NCL) 负责人。

他在伦敦大学学院 (UCL) 获得了通信 络和服务领域博士学位,在吉林大学获得硕士和学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通信理论、算法、 络科学、机器学习和边缘智能,并在上述领域发表技术论文300余篇,专著2部。

Jianying Zhou,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