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 络的产生与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ARPANET是计算机 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计算机 络技术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 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
2)提出了资源子 、通信子 两级 络结构的概念;
3)研究了 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 络体系结构模型
5)促进了TCP/IP协议的发展;
6)为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指通信 络、计算机 络和有线电视 络
在IP 络中可将数据、语言、图像、视频等均归结到IP数据包中,通过分组交换和路由技术,采用全球性寻址,使各种 络无缝连接, 际协议IP将成为各种 络、各种业务的“共同语言”。
的发展主要有两个大的方向:
1)主干传输向高速率、大容量的OTN光传送 发展,最终实现全光 络
2)接入向低成本、综合接入、宽带化光纤接入 发展,最终实现光纤到户和光纤到桌面
是指光信息流在 络中的传输及交换中始终以光的形式实现,不再需要经过光/电、电/光变换,即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过程始终在光域内
TCP/IP协议族是互联 的基石之一,而 际协议IP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 络层的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为IPv4。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即理论上约有42亿个地址。但是随着互联 应用的日益广泛和 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Pv4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有地址资源枯竭、路由表急剧膨胀、对 络安全和多媒体应用的支持不够等,所以就产生了。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IPv6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外,同时也解决了IPv4中的其他缺陷,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计算机 络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有可能开展。目前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FTTH)的成本已下降至可以为用户接受的程度。这里涉及两个新技术,一个是基于以太 的无源无 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的光纤到户技术,一个是自由空间光系统(Free Space Optical ,FSO)【FSO是通过大气而不是光纤传送光信 】
二、计算机 络的定义和分类
1.计算机 络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 络软件( 络协议以及 络操作系统等)支持下,以实现 络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为目的的系统,称为计算机 络
即计算机 络是一个多机系统、互联系统、资源共享系统
计算机可以是微机、小型机和大型机等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具有独立的功能,不会影响整个 络或其他计算机
通信线路可以是双绞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形”介质,也可以是微波或卫星信道等“无形”介质
络软件包括 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 络操作系统等
2.计算机的分类
1)依据 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 (LAN)、城域 (MAN)和广域 (WAN)
2)依据 络传输技术可以分为广播式 络和点到点 络
3)依据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 状型
4)依据 络协议可以分为以太 、令牌环 、令牌总线 、FDDI 、ATM 等
5)依据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 (双绞线 、光纤 )、无线 、卫星
此外, 络还可以依据 络操作系统和 络用途等的不同来分类
总线型以太 就是典型的广播式 络
局域 (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将较小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的通信 络。局域 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一般在几十米到几千米之间。它常用于组建一个办公室、一栋楼、一个楼群、一个校园或一个企业的计算机 络。局域 可以由一个建筑物内或相邻建筑物的几百台至上千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小到连接一个房间内的几台计算机、打印机和其他设备。局域 主要用于实现短距离的资源共享。
络硬件提供的是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和建立通信通道的物质基础
络软件是真正控制数据通信的
软件的各种 络功能需依赖于硬件去完成,二者缺一不可
: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络协议和 络软件
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 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 络不可缺少的硬件元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和提供共享资源。在 络上可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巨型计算机、高性能外围设备、大容量磁盘等)、软件资源(如各种软件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等)和信息资源
通信线路分有线通信线路和无线通信线路。有线通信线路指的是有线传输介质及其介质连接部件,包括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无线通信线路是指以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作为通信线路
通信设备指 络连接设备和 络互联设备,包括 卡、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交换机(Switch)、 桥(Bridge)和路由器(Router)以及调制解调器(Modem)等。
使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计算机连起来,在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物理通道以传输数据。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负责控制数据的发出、传送、接收和转发,包括信 转换、路径选择、编码与解码、差错校验、通信控制管理等,以完成信息交换。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是连接计算机系统的桥梁,是数据传输的通道
络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定和通信规则,如TCP/IP协议、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现代 络都是分层结构的,协议规定了分层原则、层次间的关系、执行信息传递过程的方向、分解与重组等约定
络软件是一种在 络环境下使用和运行或者控制和管理 络工作的计算机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计算机 络软件可分为 络系统软件和 络应用软件两大类。
络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 络运行、提供 络通信、分配和管理共享资源的 络软件,它包括 络操作系统、 络协议软件、通信控制软件和 络管理软件等。
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NOS)是指能够对局域 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的程序。它是计算机 络软件的核心程序,是 络软件的基础。
络协议软件(如TCP/IP协议软件)是实现各种 络协议的软件,它是 络软件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任何 络软件都要通过协议软件才能发生作用。
络应用软件是指为某一个应用目的而开发的 络软件,如远程教学软件、电子图书馆软件、Internet信息服务软件等。 络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访问 络的手段、 络服务、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传输等。
2.计算机 络的功能
计算机 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分布处理等。
可共享的硬件资源有:高性能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打印机、图形设备、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等,共享硬件的好处是提高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开支
信息也是一种资源,Internet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它就像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与数据。每一个接入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可共享的信息资源有:搜索与查询的信息,web服务器上的主页及各种链接,FTP服务器中的文件,各种各样的电子出版物, 上消息、 告和广告, 上大学, 上图书馆等等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 络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为 络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利用 络的通信功能,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打电话、在 上举行视频会议等
所谓分布处理是指将一件较大的工作分配给 络中多台计算机去共同完成,然后再将处理结果返回到主机上
四、计算机 络体系结构
1. 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 络通信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如通信介质差异、硬件接口差异、主机系统差异、通信协议差异、数据表示差异,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一种模块化处理方式——分层结构,每层完成一个相对简单的特定功能,通过各层协调来实现整个 络通信功能,这就是 络的体系结构
络体系结构的重要概念:协议(Protocol)、层次( Layer )、 接口(Interface)、服务原语( Service Primitive)和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是一种通信规约,这些规约是为 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和约定,每个通信节点都必须遵守,否则通信就不能正常进行
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语法:指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语义:指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时序:指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结构体现了对复杂问题“分而治之”的模块化方法,它可以大大降低复杂问题处理的难度。
是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被称为服务原语

传输层解决的是计算机程序到程序之间的通信问题,即通常所说的“端到端”的通信。它的功能是使源端和目的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和OSI的传输层一样,传输层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
第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i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它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送到互联 上的其他机器。它把输入的字节流分成 文段并传给 际层;在接收端,TCP接收进程把收到的 文再组装成字节流传送给应用层。TCP同时要完成流量控制功能,以避免出现快速发送方向低速接收方发生过多 文而使接收方无法处理的现象(即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发送,并且按顺序的发送)
第二个协议是用户数据 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协议。一些只包含简单查询和应答的应用进程适合使用UDP数据 服务,因为数据 服务不用建立和结束虚拟通道,因而不会有额外的花销。UDP是一种简单的协议机制,通信开销小,效率高,比较适用于快速递交比准确递交更重要的应用程序,如传输语音或影像
应用层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给用户,应用程序和传输层协议相配合,完成发送或接收数据。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它可以是一系列 文或字节流,但不管采用哪种格式,都要将数据传送给传输层以便交换。应用层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络技能树认识身边的计算机 络常见的 络设备22464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