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 等价类用例设计方法及演示

常见的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判定表、状态迁移、场景分析法、正交实验法。下面是等价类用例设计方法。


1为什么需要使用等价类方法

如果我们输入的数据是一个很大范围数据时,我们测试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1.测试不可能全面覆盖到所有的测试数据

2.即时有可能覆盖所有的测试数据,也可能需要花费很高的测试成本

所以测试行业还有个问题叫测试经济学,即如何在测试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解决上面这种当我们要输入大量数据进行测试覆盖的问题,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等价类

2等价类设计用例的步骤

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需求,提取测试条件

第二步: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可以划分为: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系统的规格说明书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信息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系统的规格说明书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信息集合。

 

等价类划分的原则通常包含以下几种:

1.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时,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例如:6~16个字符,小于6和大于16就是两个无效等价类);

2.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在什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值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5.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6.在确定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划分,划分为 更小的等价类。

 

在划分等价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所有的等价类划分完成后,不管是有效的还是无效,一定是一个全集。

2.不能出现交集

 

第三步:设计测试数据来覆盖等价类

 

设计测试数据来覆盖等价类需要注意的事项:

1.尽量测试一个测试数据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

2.一个无效测试数据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第四步:设计测试用例

1.设计测试用例时,每个测试用例尽可能多地覆盖还没有覆盖的有效值;

2.设计测试用例时,每个测试用例只覆盖一个无效值。

3.等价类用例设计需求注意的事项

使用等价类用例设计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分析需求,提取测试条件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隐性需求

2.划分等价类时,一定需要注意的是全集和不存在交集

3.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类的粒度应该根据被测试功能的优先级而定,因为在设置有效和无效等价类时,有时候可以只要一个子集就可以解决 ,但有时候可能将子集再次细分,到处细分到什么程度,这个叫我们的测试粒度

4.设计用例时为了节约测试成本,我们尽可能让一个有效测试用例去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

4.等价类用例设计使用的场景

对于单个条件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没关联度的情况下,这种单个条件或者说单个文本框,我们通常会使用等价类的用例设计方法来设计用例。

5. 等价用例设计方法存在的缺点

等价类只适合条件没有关联度的情况,所以如果一个功能有多个条件来决定,并且条件与条件之间还有相互约 束或关联时,等价类方法是无法使用的。即等价类用例设计方法是无法解决多条件且条件有联度的时的测试。

6.例子

某保险公司承担人寿保险,保费计算方式为投保额*保险率,保险率受点数影响,点数不同保险率不同。保险率和以下参数关系如下表:

年龄:数字0~150

性别:字符 男或者女

婚姻:字符组合 已婚或未婚

 第一步:分析需求,提取要测试的条件

 第二步:分析需求,设计等价类表

 第三步:设计测试数据来覆盖等价类
一个有效的测试数据,可以覆盖多个有效等价类
一个无效的测试数据,只可以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第四步: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所有的测试数据

设计用例方法参见:https://blog.csdn.net/xinanbo/article/details/113930013

7.注意事项(易忽略)

设计等价类表的时候注意要把所有情况列出来,要不重不漏,要标序

设计测试的数据时要覆盖所有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每一个测试数据可以设计一条测试用例

8.优缺点

优点: 通用的测试设计方法,测试比较充分
缺点:效果换效率,用例多,细分程度取决于测试的人力和进度
适用范围: 把输入条件划分成多个子条件,各个子条件之间相对是独立的,没有制约关系
关键:将输入背后的隐藏信息和条件挖掘出来


关注我,持续更新中。。。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453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

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