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一)
- Linux概述
-
- 概述
- Linux与Windows区别
- Linux安装
- Linux文件系统
-
- 文件系统与挂载点
- Linux目录结构
-
- 络配置
-
- 络连接模式
- 查看 络IP和 关
- 配置 络ip地址
- 配置主机名
- 远程登陆
- 学习总结
Linux概述
概述
Linux分为狭义和广义上的Linux。
- 狭义上:狭义上的Linux是指Linux kernel 即 Linux内核,它属于硬件接口层负责和计算机硬件打交道。
- 广义上:广义上的Linux是指整个Linux操作系统,类似于我们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
我们平时说的Linux通常都是指广义上的Linux。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Linux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 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 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 络操作系统。
Linux内核(kernel)最初是由林纳斯(Linus)编写的。
GNU/Linux
GNU是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其内容软件完全以GPL(一种协议)方式发布。作为操作系统,GNU的发展仍未完成,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具有完备功能的内核尚未被开发成功。GNU的内核,称为Hurd。Linux内核的出现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图为广义与狭义的Linux的区别:
Linux与Windows区别
比较 | Windows | Linux |
---|---|---|
免费与收费 | 价格昂贵 | 免费或少许收费 |
软件与支持 | 数量和质量的优势 | 开源自由软件,用户可以定制修改和再发布,由于基本免费没有资金支持,部分软件质量和体验欠缺;由全球所有的Linux开发者和自由软件 区提供支持 |
安全性 | 安全性较低,需要不断打补丁更新 | 比Windows安全性高 |
使用习惯 | 普通用户基本再纯图形界面下操作使用,依靠鼠标键盘完成操作,用户上手容易入门简单 | 兼具图形界面操作和完全的命令行操作,可以只用键盘完成一切操作,选手入门比较困难,需要一些学习和指导,一旦熟练后效率极高 |
可定制性 | 封闭的,系统可定制性很差 | 开源,可定制性非常强 |
应用场景 | 个人电脑基本都是windows,可以玩游戏,看剧,敲代码… | 支撑百度,谷歌,淘宝等应用软件和服务的,是后台成千上万台的Linux服务器主机。世界上大部分软件和服务器都是运行在Linux上 |
总结:Linux开源高效安全可定制化强,非常适合用于后台服务器。Windows图形界面美观,用户上手快,适合作为家用电脑。
Linux安装
VMware
VMware 可以使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还可以像 Windows 应用程序一样来回切换。用户可以如同操作真实安装的系统一样操作虚拟机系统,甚至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将几个虚拟机系统连接为一个局域 或者连接到互联 。
大致步骤如下:
- 下载安装VMware
- 在VMware中创建虚拟机
注意:CPU内核个数不能超过其真实主机CPU内核个数 - 为虚拟机开始安装CentOS系统
注意:1.软件选择GNOME桌面而不是最小安装
2.磁盘分区需要手动分区,分别给/boot、swap、/ 这三个挂载点1G、4G、45G
Linux文件系统
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
文件系统与挂载点
Linux中所有内容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和管理的,硬件设备也是文件,这和Windows完全不同,windows是通过设备管理器来管理硬件的,linux的设备文件保存在/dev/目录中,比如硬盘文件是/dev/sd[a-p],光盘文件是/dev/hdc等,硬件设备需要挂载到相应的目录文件才能使用。
Linux 系统中“一切皆文件”,所有文件都放置在以根目录为树根的树形目录结构中。在 Linux 看来,任何硬件设备也都是文件,它们各有自己的一套文件系统(文件目录结构)。
因此产生的问题是,当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这些硬件设备时,只有将Linux本身的文件目录与硬件设备的文件目录合二为一,硬件设备才能为我们所用。合二为一的过程称为“挂载”。
文件系统
Linux 使用“/”字符来分隔路径(与 Windows 使用“”不同),并且没有驱动器 。
挂载
在linux中,挂载是linux本身的文件目录与硬件设备的文件目录合二为一的过程,在linux系统中需要通过挂载,硬件设备才能使用,若不挂载,系统中的命令行无法找到硬件设备。
挂载点
挂载点实际上就是linux中的磁盘文件系统的入口目录
Linux目录结构
下图为Linux的目录结构:
语法 | 功能描述 |
---|---|
yy | 复制光标当前行 |
5yy或者y5y | 复制5行(以光标所在行作为第一行) |
p | 粘贴到光标所在行 |
u | 撤销当前操作 |
dd | 删除光标所在行 |
d5d或者5dd | 删除光标(含)后5行 |
x | 剪切光标所在的字母,相当于del |
X | 剪切光标前的字母,相当于Backspace |
yw | 复制一个词 |
dw | 删除一个词 |
shift+6(^)或者只按0 | 移动到行头 |
shift+4($) | 移动到行尾 |
gg | 跳转到页首 |
shift+g(G) | 移动到页尾 |
5shift+g(G)或者5gg | 移动到第五行 |
10向下箭头 | 向下移动10行 |
10向右箭头 | 向右移动10个字符 |
按键 | 功能 |
---|---|
i | 当前光标前 |
a | 当前光标后 |
o | 当前光标行的下一行 (另起一空行) |
I | 光标所在行最前 |
A | 光标所在行最后 |
O | 当前光标行的上一行(另起一空行) |
指令模式
在一般模式下,输入这3个符 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盘、大量取代字符、离开vi、显示行 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
以下是指令模式下的基本语法:
按键 | 功能 |
---|---|
:w | 保存 |
:q | 退出 |
:! | 强制执行 |
/要查找的词 | n查找下一个,N查找上一个 |
:noh | 取消高亮显示 |
:set nu | 显示行 |
:set nonu | 关闭行 |
:%s/old/new/g | 替换内容 /g替换匹配到的所有内容 |
络配置
络连接模式
- 桥接模式
用户的虚拟系统和外部系统处于同一 段,能够相互通信,但是容易造成IP冲突 - NAT模式
可以连接到外部 络,使用地址映射,不会造成IP地址冲突,但是外部系统无法找到当前系统里的虚拟系统,外部系统可以通过虚拟 卡进入虚拟系统所处在的局域 。 - 仅主机模式
仅主机模式的虚拟 络适配器仅对主机可见,并在虚拟机和主机系统之间提供 络连接;使用仅主机模式 络连接的虚拟机无法连接到Internet。
查看 络IP和 关
-
查看windows环境中的VMnet8 络配置
修改IP地址
- 使用Xshell方式远程登陆
- Linux概述
- Linux文件系统
- 络配置
学习总结
Linux是一个类Unix的系统。它是多用户多线程高性能的一种系统,并且它是开源的。狭义上的linux是指linux kernel,广义上是指GNU/Linux,包括了硬件接口层、命令解释层、外围应用层。是一个功能完善的操作系统。
我们平时说的Linux都是广义上的Linux,其中比较有名的发行版有CentOS、Ubuntu等等。
安装多系统麻烦且不能多系统同时在线,所以我们一般是在主机上安装虚拟机,再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
VMware以及CentOS7的安装与配置可以参考尚硅谷的视频教程
我们知道在java中万事万物皆对象。而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
**Linux系统中所有内容都是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和管理。**其中自然也包括硬件设备。这里还引出一个概念:挂载,Linux系统中通过挂载的方式来管理并使用硬件。
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一棵树,他不像Windows操作系统有分C盘D盘。Linux操作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该目录下有很多目录,这些目录都非常重要,所以切记不能乱修改存放。
我们知道linux系统一般都被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一般都是云服务器或者放在机房重地。除了运维人员,普通人是很难可以直接接触到。因此我们通常使用远程登陆的方式来操控服务器。为了能够操控服务器,我们必须对服务器的 络进行配置。
关于 络连接模式, 络连接模式在我们自己电脑上是指主机和虚拟机的 络连接模式。它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桥接模式,NAT模式,仅主机模式。三种模式具体差别可以看上面。我们使用的是NAT模式,不仅不占用IP,而且对外隐藏。
我们通过NAT模式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虚拟机可以访问主机 2、主机可以访问虚拟机
说到底就是主机和虚拟机能够进行通讯。
在此期间,我们为了方便快捷以及IP是固定。专门在通讯录(hosts文件)中配置了IP地址和域名主机名的映射关系。并且取消了dhcp(/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设置固定IP。
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ssh或者xshell技术实现远程登陆,使用xftp实现远程文件传输。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CS入门技能树Linux入门初识Linux2473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