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Socket、TCP/IP协议、UDP协议

主要内容:

  • Socket
    • 什么是Socket
    • 如何建立Socket
    • 常用方法
  • 两类传输协议
    • TCP
      • Java中对TCP/IP协议通信的实现(基于C/S结构):
    • UDP
      • Java中对UDP协议通信的实现
    • UDP和TCP的区别:

Socket

ARP协议:最底层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安全的 络传输协议,基于“三次握手”原则的通信协议:每次进行信息传输的时候,双方都要对传输内容进行三次确认,只有三次确认都达标的情况下,这一段数据才会被确认是发送成功的,特点是安全性高,但是传输效率低
UDP协议:信息传递是不安全的通信协议,但是通信效率比TCP/IP协议要高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TCP/IP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基于UDP协议
络编程中两个主要的问题:
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 络上一台或多台主机,另一个就是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

在TCP/IP协议中IP层主要负责 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而TCP层则提供面向应用的可靠(tcp)的或非可靠(UDP)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 络编程的主要对象,一般不需要关心IP层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目前较为流行的 络编程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即通信双方一方作为服务器等待客户提出请求并予以响应。客户则在需要服务时向服务器提 出申请。服务器一般作为守护进程始终运行,监听 络端口,一旦有客户请求,就会启动一个服务进程来响应该客户,同时自己继续监听服务端口,使后来的客户也 能及时得到服务。

什么是Socket

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双向链路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Socket通常用来实现客户方和服务方的连接。Socket是TCP/IP协议的一个十分流行的编程界面,一个Socket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 唯一确定。
但是,Socket所支持的协议种类也不光TCP/IP一种,因此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Java环境下,Socket编程主要是指基于TCP/IP协议的 络编程。

如何建立Socket

Server端Listen(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Client端向Server 端发出Connect(连接)请求,Server端向Client端发回Accept(接受)消息。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Server端和Client 端都可以通过Send,Write等方法与对方通信。

对于一个功能齐全的Socket,都要包含以下基本结构,其工作过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步骤:
  (1) 创建Socket;
  (2) 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出流;
  (3) 按照一定的协议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
  (4) 关闭Socket.

常用方法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那URL种包含了什么呢br> 例如一个URL:http://www.baidu.com:80/index.html就包含了

  • 协议:
  • 域名:
  • 端口:
    在Scoket中我们可以根据其URL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以下代码就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

两类传输协议

TCP是Tranfer Control Protocol的 简称,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 或接收操作。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每个数据 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包括完整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它在 络上以任何可能的路径传往目的地,因此能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正确性都是不能被保证的。

比较:

  • UDP:
  1. 每个数据 中都给出了完整的地址信息,因此无需要建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连接。
  2. DP传输数据时是有大小限制的,每个被传输的数据 必须限定在64KB之内。
  3. DP是一个不可靠的协议,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 并不一定以相同的次序到达接收方
  • TCP:
  1. 向连接的协议,在socke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然要建立连接,所以在TCP中需要连接时间。
  2. CP传输数据大小限制,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双方的socket就可以按统一的格式传输大的数据。
  3. 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它确保接收方完全正确地获取发送方所发送的全部数据。

应用:

  1. TCP在 络通信上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远程连接(Telnet)和文件传输(FTP)都需要不定长的数据被可靠的传输。但是可靠的传输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检验必然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 络的带宽,因此TCP传输效率不如UDP传输效率高。
  2. UDP操作简单,而且只需要较少的监护,因此通常用于局域 高可靠性的分散系统中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例如视频会议系统,并不要求视频音频的绝对正确,只要保证连贯性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使用UDP更合理。

TCP

C/S结构: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端结构

  • 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性能优势
  • 劣势:需要在本机安装软件,支持程序的运行,而且不同的客户端软件登录的内容是局限的,不是通用的软件的维护成本较高,为了兼容早期版本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 优势:登录方便,只要具有浏览器和确定的 址,就能够登入这个应用,不需要下载和在本机安装任何额外的软件;应用更新便捷,一切更新的内容都是服务器端说了算,浏览器只是浏览数据的工具
  • 劣势:浏览器不能有效的在本地缓存数据,所有的数据都依赖服务器端进行存储

Java中对TCP/IP协议通信的实现(基于C/S结构):

1.首先建立并启动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的构成:
如果想要访问一个远程服务器的程序,我们需要如下几个结构:

  1. http://:协议类型,通过协议类型可以决定访问当前 址的方式
  2. IPv4地址:在广域 范围内唯一标识一台入 设备
  3. 软件的监听端口 :唯一标识一个运行在当前机器上软件的编 ,这个编 具有唯一性,如果当前软件已经监听了(绑定了)一个端口,其他软件再绑定同一个端口,将会出现绑定错误,计算机中一般来讲,端口 有65536个,取值范围0 ~ 65535,其中0 ~ 1023这前1024个端口是“知名端口”,是给操作系统中本身的软件预留的端口 ,所以自定义的软件一般不会绑定这些端口。

2.创建客户端,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适配:

UDP

为什么使用UDP协议果应用程序只交换少量的数据,TCP连接的建立阶段就至少,要传输其两倍的信息量(还有两倍的往返时间)。

Java中对UDP协议通信的实现

如何建立连接,代码如下:

如何建立接收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1月7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7日

相关推荐